正文 第20章創業切忌盲目跟風(2 / 3)

為什麼別人行為的成敗還沒有結果,也有人跟風呢?因為現在的信息和未來的信息也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誰也不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會說反正別人經這樣做了,我也這樣做,如果碰著了,自己會和別人一樣獲利,即使錯了,又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做,也算不得什麼丟人的事。尤其是當名人都這樣做的時候,自己更應該跟風,一是相信名人的能力,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一般來說對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斷力高於普通人,出錯的幾率比較小,即使名人不慎錯了,自己到時跟著失誤了,自己也有台階可下,人家名人都沒算準,可能真是天不助我也。這很像我們平時那種“要好大家一起好,要壞大家一起壞”的心理。如果自己特立獨行,到時錯了,賠了錢財不說,更會遭到大家的恥笑,在周圍人跟前顏麵掃地。跟風既省去了選擇之苦,也避免了失誤後的尷尬,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跟風的結果會怎麼樣呢?對於股民跟風比爾·蓋茨,有關專家分析說,蓋茨的選擇,說明了蓋茨對我國內地經濟的信心,不過,蓋茨是電腦天才,但未必是投資天才,而且蓋茨基金也是由他的基金經理打理的,因此投資者不必迷信蓋茨。今天蓋茨的選擇還沒有結果,我們也不便說東道西,對於前幾年網絡剛剛興起的時候,IT業的CEO們在比賽燒錢,燒多少,股票就能漲多少,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義無反顧地往前衝。投資網絡一時成為風尚,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網絡神話的破滅。還有那些書刊的跟風者,除了那些跟得最快最早的獲得了一點小利,絕大部分的後來者出的書都進入了特價書的行列,有些還是剛剛印刷不久的新書,就進了舊書攤。一轟而上到海外去留學的,回來後由“海歸”變成“海待”者並不是少數。家長們望子成龍,讓孩子一回家就學這學那,結果是天才沒培養出幾個,諸如孩子基本生存能力降低、體質變差等令人擔憂的消息,卻不斷傳來。

也正是因為大家都喜歡跟風,那些心機不軌的人便利用跟風效應,愚弄投資者和消費者,牟取暴利。我國目前股票市場還不完備,暗箱操作,莊家操控股價的現象非常普遍,股票的價格不是由市場的供需決定,而是由少數莊家控製,他們要漲就漲,要跌就跌,廣大投資者的血汗錢打了水漂。目前房地產市場炙手可熱,於是好多人便認為房地產投資是一本萬利,但熱的背後其實是投機商的操控,製造風氣。他們一方麵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另一方麵虛構房子銷售假象,把還沒有賣出去的房子,尤其是位置好一點兒的房子,對外界宣稱已經賣完了。這樣風氣形成了,跟風的人就有了,購房者洶湧如潮,房價不斷攀升。那些假藥、遊醫,他們虛構患者,上報紙,上電視,現身說法,還利用國家有關專家,甚至虛構專家,以取得在患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就是自由市場上的攤主也常常安排托兒,吸引人們來放心購買他的貨物。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要過一片沼澤地,他試著穿過沼澤地,走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走第四步時陷進了淤泥裏死了。不久又來了一個人,看到對麵風景伊人,又看到有人過去的腳印,於是便踩著第一個人的腳印往前走,結果第二個人也掉進了淤泥裏。之後又來了第三個,第四個……不斷地有人掉進淤泥裏。

跟風的結果是可怕的,尤其是那些為了麵子的跟風者,麵子是給別人看的,而錢卻是要從自己口裏出的。

誰都知道下煤井是很危險的工作,但是窮人還是義無返顧的去了,他們是想用自己的生命維係家人的生命。農民工常常是在幹活要付出勞動成本,討要工錢時還必須再次付出高昂的成本,有十年前幹了活拿不工錢的,有以跳樓相威要工錢的,有施暴力要工錢的。而富人的錢,一般誰敢欠,有沒有聽說過白領人士跳樓要工錢的?所以,在創業前,我們可以來看看以下幾個小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