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俠女都是要騎驢的(參照人物:峨嵋派開山鼻祖郭襄俠女),所以何音選代步工具的時候,“特地”挑了頭四蹄踏雪的順毛驢,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說是“特地”還真是自我安慰,要知道這陳州被老龐家的小螃蟹蹂躪了這麼長時間,想找匹能跑遠道的馬來讓她代步還真是難,於是她也隻能在楊五誇張的嘲笑聲中趴在她小毛驢上悠哉遊哉地朝著鬆江府方向前進。
本來從陳州到鬆江地界,一般人就算是坐騾車也頂多就是十來天的路程,可是何音是看啥啥新鮮,東悠西逛兼岔道四五回後,整整用了三個來月才逛到鬆江府。
此時的鬆江府還隻是個偏遠小縣,遠不能和後世的上海相提並論,何音這些日子溜達的也有些倦怠了,於是挑了家主幹道上的“大”客棧住宿。說這家客棧大,是因為整個縣城的客棧隻有這家有標準配置的上房——能在自己單間裏洗澡……
舒舒服服地洗去了一身的風塵,又窩在這日子已經習慣了的硬板床上小睡了一會兒,何音這才來到客棧的大堂用飯。
半斤醬牛肉,兩個小炒,一壺女兒紅。不能不說,何音的適應能力絕對是一流的,短短的幾個月下來,她已經把日常的生活習慣基本和古人保持了一致——雖然不吃牛肉,可是隻要條件允許,還是會叫上半斤放桌上意思意思,好方便她YY丐幫某任幫主的絕代風采……
何音迷上了女兒紅,那種敦厚又回味無窮的滋味讓她欲罷不能,餐餐是無酒不歡,為此甚至專門淘換了兩個五斤的酒囊備用,就算是荒山野嶺的也沒耽誤了她的小酒癮。為此,她越發的想見白玉堂同學,傳說中,這位同學那也是非女兒紅不飲的同道中人呀!
因為正是吃飯的點,所以客棧的大堂裏倒還真有幾桌客人,何音本來打算跟店小二打聽陷空島的方向的計劃便暫時擱淺了,這段時間的經曆她好歹是明白了什麼事是需要私下來打探的……她這兒正一邊吃著、喝著,一邊聽著隔壁幾桌高談闊論著些小八卦,心裏那叫一個舒坦。
來到宋朝這幾個月,她壓根就沒出現一點兒不適應的症狀,相反的,沒有了師兄們在一旁虎視眈眈,她過得別提多舒心了。雖然偶爾不免會掛念那個世界的幹爹、幹娘,但是一轉念想到那兩位沒心沒肺的程度,她就覺得自己的掛念實在很多餘,人家說不定還巴不得沒她打擾人家的兩人世界、甜蜜小生活呢——她幹娘還好點,雖然平時有啥好事從來沒想起過她,但是見了麵好歹還是很親近的,可她幹爹每次見了她都跟見了蒼蠅似的,巴不得快點把她攆走——她跟這兩個從小除了師傅外最親近的人的關係,似乎一直都處在一種矛盾之中,可以很信任,卻很難接近。
宋朝自在呀!憑著從路上某小縣城弄到的一份如假包換的路引,她現在是想上哪兒上哪,想幹嘛幹嘛!再加上如今她也是家底頗豐,所以這日子過得更是瀟灑,很有些不拿銀子當銀子的架式,時不時的見個小義、勇個小為,有銀子開道又加上她夠小心,所以雖然惹了不少事,卻沒見什麼大麻煩,反倒對這個時代的人情世故了解了不少,當然江湖傳聞也沒少打聽,甚或還製造了些精彩的八卦小故事廣為散播,在民間為貓鼠向同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