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庸消失,一幹記者才如大夢初醒,回過神來。
“剛才的話你們記錄了嗎?我聽得太認真,竟然忘了記錄了……”
“我也忘了,但是我大致還能回憶起王庸說了些什麼。”
“幸虧我提前打開了錄音筆,哈哈!”
“相園,給我聽下。我不是為了寫稿子,而是想要當做一種回憶保存。我感覺王庸的話雖然不太好聽,但是切中了要害。咱們東洋確實存在這種問題,如果不改變的話,很有可能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你說的很對,我也有同樣的預感。所以,這次的錄音我會免費貢獻出來,給大家分享。大家盡量將王庸這段話發表在自家報紙頭條,以便讓更多的東洋人看到,警醒。”
相園說著,將錄音筆拿出,開始播放。
即便在場記者已經聽過一遍,可是再聽第二遍,仍舊覺得有一股難以形容的震撼。
王庸實在是太厲害了,就像是醫術精湛的外科大師,一把手術刀輕易的就剖開了東洋這個病人的病灶。
而以為千葉真昔為首的東洋學者,這些年來卻無一發現這一點,甚至還在不停鼓吹這種冷血的禮貌。
“想想上帝真是不公平,華夏已經輝煌了一千多年,本以為近代百年的沒落代表著上帝已經偏心於其他國家。誰知道,華夏又要崛起了。王庸,就像是上帝的使者,為什麼出現在華夏,而不是東洋呢?”一個記者幽幽感歎。
“是啊!想想真的讓人絕望呢!”其他記者不約而同附和。
網絡上。
記者們還沒來得及報道,機場網友已經將王庸的講話視頻發表到了網上。
現代信息社會的傳播速度,卻是遠遠高於舊式的媒體傳播模式。
東洋人起初並不在意,以為隻是一段例行的道別語。
隻是看著看著,他們就陡然臉色一變,沉默下來。
“這個王庸,不要以為救了幾個東洋民眾就可以為所欲為,肆意指摘東洋民族!他說的這些全都是屁話,我還從沒聽過禮貌是原罪的說法!簡直可笑!”
一個東洋網友氣憤的道。
他本以為這段話會贏得眾多同胞的支持跟點讚。
誰知,十分鍾過去,他收獲的不是點讚,而是一條又一條的反駁回複。
“我覺得王庸說的很有道理。他舉的那些例子全都是真實存在的,如果這些還不能證明咱們多年教育中存在的冷漠,那麼我也想不出什麼可以了。”
“嗬嗬,王庸還是給我們留了麵子的,他沒有用那個最讓我們東洋人覺得臉麵無光的新聞——福島醫院醫生逃難,將百名病人獨自丟棄在醫院。當時這個新聞一出,我真的覺得耳根燒的發燙。一個日常自詡為文明秩序的國家,竟然發生這種冷漠到讓人發指的行為,實在難以想象。”
“那個新聞我也看了,確實,它比王庸舉的其他例子,更能證明東洋人骨子裏的冷漠。所以,王庸這段話不是屁話,而是逆耳忠言,而是字字珠璣,金言玉語。”
東洋網民所說的福島醫院事件,是發生於福島核事故期間的一樁新聞。
位於大熊町的一家醫院,在災難發生之後丟棄下128名病患,獨自逃跑。陸自隊進入醫院搜救的時候,發現了這批病患,卻在醫院內沒有找到一位醫護人員。而這批病患許多都是高齡患者,大部分已經處於昏迷狀態。即便陸自隊將他們轉移到了救援中心,可仍舊有14名患者死亡。
這個新聞一出,當時就引發了東洋國民的聲討。可是,也僅限於聲討而已。沒有一個人從中剖析深層次的原因。
隻有王庸,以一個外人的視角,發現了東洋文化中存在的弊端。
千葉真昔家中。
千葉真昔也看到了王庸這段講話。
他默默看完,顫巍巍的關掉了電腦。
“存小禮而喪大義。王庸,你一句話就把我東洋努力了幾百年才建築起來的文化毀了啊!我是該感謝你,還是恨你呢?”千葉真昔喃喃自語,目光看向窗外,蒼老如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視頻很快就傳回了華夏國內。
本來華夏網友們跟那些東洋粉絲的爭論已經停歇,華夏網友最終因為精力不濟,宣告落敗。
王庸這段講話,卻是重新點燃了戰火。
看過視頻之後的人們,不由握緊拳頭,發出一聲解氣的怒吼:“沒錯!我們的民族不差!憑什麼要無端詆毀我們民族的一切,捧其他國家的臭腳?你要說的是其他國家的優點也就罷了,拿著他們自私冷漠的行為大唱讚歌,算什麼事?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國內的圓!”
“還是王老師厲害!抽絲剝繭,把東洋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全都剝離了出來。我早上跟那些擁護東洋文化的小孩辯駁了半天,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論點。王老師給了我方向啊!我現在就去他們微博,再跟他們大戰八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