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加持(2 / 2)

一句話說完,王庸整個人的氣勢忽生變化,所有觀眾都恍然一愣,仿佛看到王庸由內而外透射出重重毫光,光芒炫目耀眼,刺的現場一幹人眼睛生疼。

“這是……《孟子盡心篇》裏的語句!”千葉真昔臉露驚詫之色,叫道。

旁邊的安達相田則一臉的茫然。

孟子盡心篇是什麼?哪個門派的武功要訣?就憑一句口訣能抵擋得住船越義夫的攻擊?

安達相田還在質疑,千葉真昔卻仿若看見了結果一般,一錘定音的道:“船越義夫用佛家手印加持,王庸則用儒家修身法門加持。佛家有坐禪的法門,儒家卻也有讀書做學問的法門。王庸所用的就是孟子的‘放心’之法。這下,王庸死不了了!”

孟子曾經說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便是把丟失的心找回來,重新回歸到學問中去。由此基礎上,孟子引申出了養心之法,便是王庸所念誦的那段話。

翻譯過來就是: 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盈全身叫作美,充盈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並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聖,聖又高深莫測叫作神。

這是一個六段式的儒家修行法門,由淺入深,漸漸成為聖人,成為所謂的神。

王庸一路走來,經曆多少風雨,經曆多少險阻,始終未曾改變過本心。這已然達到了“充實而有光輝”的地步。

如果說船越義夫的大蓮花手印加持隻是似是而非,那麼王庸的加持則是貨真價實,真正代表了王庸的心意。

沛然浩大,光輝有力!

轟!

王庸在養心決的加持下,拳意精神驀然外放,如一柄利刃瞬間刺穿船越義夫的鐮割淨土,同時王庸雙手捏成一個鼎爐形狀,轟隆隆碾壓向船越義夫的蓮華手印。

嗤啦,空氣都被摩擦出刺耳的聲音,兩人動作仿佛已經脫離人類認知,進入了一種玄而又玄的世界。

所有現場觀眾都被帶動,產生迷茫炫目之感。

此刻所有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這倆人還是人嗎?

下一秒,王庸跟船越義夫拳勢交彙,撞擊在一起。空氣先是驟然寧靜,隨即爆開。

大團的氣流以兩人為中心朝外散射,一個肉眼可見的渦旋生成在空中,呼嘯著扯動周遭空氣,及至變成一道扶搖直上的龍卷風。

“這?!”

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傻眼了。

這一幕詭異而又充滿張力的畫麵,簡直匪夷所思!再大膽前衛的動作電影導演,也沒敢這麼拍攝過電影!因為太不真實了!

可就是這麼不真實的畫麵,竟然真的出現在了現實中。

難道這才是真正武道高手的破壞力?難道這才是真正的武道?

一瞬間,所有人都沸騰了。

他們有幸見識到了一個新世界,有幸知道了一些寡淡生活裏永遠不會知道的東西!

蹬蹬蹬,王庸跟船越義夫同時退出去三步。

船越義夫臉上帶著明顯的不信,兀自震驚的看著王庸。

他實在想象不出來,到底多聰明的人才能在臨陣學習的情況下,複製別人招式實現逆襲反擊。

至少,他做不到。

而且,從王庸剛才的招式裏,船越義夫終於嗅到了爐鼎拳意的味道!

這才是他想要的對決!

“有意思,你終於肯拿出點真本事了。”船越義夫道。

“我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善如流,感謝你剛才的指教,希望接下來你能有更讓我感興趣的東西。”王庸靜靜回應。

從船越義夫身上學到加持之法增強拳意精神,算是一大收獲。不過王庸相信船越義夫壓箱底的東西絕不止於此,他應該還有更強大的招式沒有使用。

三人行必有我師,王庸從不介意學習的對象是朋友還是敵人。隻要是好的,王庸就肯接受。

船越義夫好像被王庸的話刺到了痛處,眼睛驀然一縮,隨即冷笑道:“你感興趣的東西自然有,隻怕你沒命去學!”

“那就要試試看了。”

“我欣賞你的勇氣,所以,如你所願。”船越義夫低眉垂眼,聲音森冷。

緊接著全身氣息內斂,各種情緒、殺意全都消失不見,仿佛站在王庸麵前的是一尊泥胎雕像,而不是活人。

隻是這種狀態下的船越義夫,卻給予王庸比剛才危險十倍的感覺,差點讓王庸生出轉身逃跑的衝動。

幸虧王庸有養心之法加持,隻是一個心念運轉,上下穴竅就重新被浩然正氣充塞,變得無所畏懼。

“金胎?闡提磨盤!”

船越義夫終於出聲,聲音蒼涼冷漠,帶著濃濃大道無情磨滅一切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