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胡開文(2 / 2)

但那種紀念意義比較重的老墨錠非常稀少,一般情況下落不到楊壽雲手裏。

所以,估計楊壽雲說的那些墨錠,應該是普通的老墨。

果不其然,楊壽雲從箱子裏取出來的墨錠是六塊老徽墨,油煙的,正麵雕著一些風景,還刻著一些填金的陰文楷體字,以及手刻的篆書印章,看圖案和文字,應該是徽州的一些風景,最關鍵的是邊款落款人是胡開文。

落款是“胡開文造”四個塗藍陰文,還有“同治九年新安”以及“頂煙”的填金陰文。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這樣的款識可能並不會特別在意,但對喜歡墨錠或者經常使用墨錠的書家來說,這個名字卻是如雷貫耳一般的存在,說他在書法圈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不算過分,因為這人是真正的製墨大師,在當時就有很多書家以能擁有一塊胡開文造的墨錠為榮,到現在更是如此。

前邊說過,墨錠的市場價並不算高,清代的頂級老墨,一塊也就千把塊錢,就算在拍賣會上也就一萬塊頂天了。

可有胡開文的款識就不同了,有這麼個款,就能讓一塊老墨身價倍增,最少十倍的那種倍增。也就是說,胡開文製造的老墨,比普通的老墨要貴出十倍之多,在14年的國內某場文玩專拍會上,胡開文製造的兩塊人物墨就拍出了接近八十萬的高價。

八十萬的成交價在其他項目上可能隻是中低檔次的水準,但在古墨這一塊裏,卻是不折不扣的天價。

徐景行也是個舞筆弄墨的人,自然不會不知道胡開文,甚至,他也一度想買兩塊胡開文的墨錠回來試試手感,畢竟書法圈裏的人對胡開文的墨錠推崇備至,由不得他不好奇。隻是胡開文畢竟是二百年前的人物,墨錠又是消耗品,哪怕胡開文的遺墨再多,到現在也沒有多少了,所以他一直沒能如願,為此他甚至委托葉青那個小娘皮幫忙留意,但到現在都沒有消息,可見胡開文的遺墨是真不多了。

可現在好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竟然在這裏碰到了一整套胡開文親手製作的墨錠,保存狀況還非常之好。

更重要的是,這墨的主人要把這些墨白送給他。

好吧,所謂的交換,在他看來跟白送沒什麼區別,他送出去的那幅字又不值什麼錢,想要的話隨時都能寫一大堆出來,可胡開文的墨,卻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因此他總有點占人家便宜的感覺,甚至悄悄的琢磨著要不隻要一塊或者兩塊?

一旁的楊壽雲可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見他盯著那墨錠不說話了,立刻忐忑起來,“不會又是贗品吧?”

徐景行聞言連忙擺手:“不不不,這是真品,不說別的,上邊刻著的幾個字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雖說這些字從技術層麵來講並沒有多高明,但就是有那種古樸的感覺,用套話來講就是有時代感,嘿嘿嘿。”

楊壽雲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跟著笑道:“那可不是什麼套話,時代感這東西在外行人眼裏確實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可對咱們而言卻不一樣,到了一定境界都能感受到。”

“也是,跟行內人交流確實很簡單,說的再玄乎,大家也能明白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要是跟外人說什麼時代感什麼意境,一準被人噴成傻子。”

“哈哈哈,這就是我不願意上電視的原因,跟那些個外行交流太費勁兒了,說句不好聽的根本就是對牛彈琴。”

“沒辦法,咱們搞的這些本來就不是什麼普及性的,自然不能對那些普通人要求太高,要是人人都是行家,咱們這飯碗也就保不住了。”

“也是這個理兒,所以,那話怎麼說來著?”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對,就是這話,太有道理了……”

一老一少交流的非常痛快,一句話,就是對胃口,專業方麵的交流就不用提了,在非專業方麵,雙方的思維、三觀以及層次也都在一個檔次上,交流的時候要多融洽就有多融洽,一時間還真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說的俗點,就是兩個人頗有成為忘年交的潛質。

說到高興的地方,兩個人旁若無人的哈哈大笑,直讓一旁的另外三人頗感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