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時代變了(2 / 2)

“昨天?什麼時候?”

“就是他喊咱們回去的時候——”

“啊,我想起來了,當時他給的那幅畫是錯的,後來才換成真的,這人真,真該牆壁!”

徐景行點點頭,“這是圈裏一些人管用的伎倆,所以大部分人在做交易的時候,從來不會讓交易物離開自己的視線,因為一旦調包,一旦成交,你想找後帳就找不回來,連法律都沒辦法,就像昨天,姓孫的拿出來的那幅畫跟我要買的那幅畫幾乎一模一樣,而且畫的還不錯,是很用心的高仿品,一真一假兩幅畫出現在同一個地方本就很有問題,何況還那麼巧的‘拿錯’了,顯然是存心坑我,要是我不小心直接完成交易,就算事後發現問題不對,姓孫的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看中的就是那幅高仿品,反正誰也拿不出什麼證據。”

“太特麼黑了,要是我,直接砸他店。”

“沒用,那樣的人殺不完也絕不掉,而且咱們也不能讓人家不賣高仿品,所以隻能自己長心眼。”

“所以你沒有揭穿對方,這算行規麼?”

“這算什麼行規?”

“不都是這麼說的麼,說古玩行就是這樣的規矩。”

“屁的規矩,隻是大家都不願意惹麻煩罷了,真要看不過去,直接揭穿對方甚至直接把幹他一頓都沒問題,但是做這種事情的往往都是團夥作案,下手又黑又狠,大部分藏家不敢招惹他們隻能忍聲吞氣而已。”

“那為什麼從來就沒有人揭穿過他們?”

“不是沒有人揭穿過,而是有人揭穿過但沒什麼用罷了,”徐景行耐心解釋道:“所謂行規,確實有,但這個所謂暗規則是對方可以賣贗品甚至大家都默認了造假做舊這個行當的存在,而不是說你被騙了之後不能聲張。

“換句話說,對方可以造假,而你也可以在買假之後算後帳,但前提是你得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因為對方不會像正常商人那樣跟你講道理,所以行內人在栽了跟頭以後算後帳的時候,一般要找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或者行業內扛把子出麵幫忙討回一部分損失,而不是單槍匹馬的找上門去,那樣根本就是送人頭,這也是大部分藏家對製假售假行為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的原因。”

程琳恍然:“也就是說,其實根本沒有什麼不能當麵說對方賣假貨這麼個規矩,隻是大家怕那些人找麻煩,所以才都表現的很客氣,對吧?”

徐景行點頭:“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其中還是有區別的,一種就是正常的商業買賣,比如說擺地攤的小販,攤位上有真有假,人家就擺在那兒,是你自己湊上去買到假貨或者看到假貨,那你最好保持沉默,這是你自己眼力不濟,但像姓孫的那種就不一樣了,那不是簡單的挖坑,而是盜竊甚至搶劫一般的惡性犯罪行為,兩者之間,前者保持沉默勉強可以說是行規,但後者,見一個舉報一個絕對沒有人會說你壞了規矩,隻會拍手叫好,這區別很大的。”

程琳再次點頭,“還以為在古玩圈裏遇到這種事情隻能忍聲吞氣呢。”

當然不是這樣的,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內也不可能有這種行規。

所有的行規,都是為了確保行業的繁榮興盛,正如默認贗品的存在這算是個行規,但像盜竊、調包、強製性買賣、故意設局騙取錢財和古玩等惡性犯罪行為則完全相反,那是會摧毀這個行業的,隻有壞處而沒有好處,怎麼可能被當成行規。

但現在的大部分人不懂這些,把忍聲吞氣當成了所謂的“行規”,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另外,任何一個涉及到巨額利潤的行業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對錯是非更是難以一刀切一樣劃分的清清楚楚,遇到事情不能單純的往“行規”上靠,具體事情具體對待才是正確的做法。

比如說孫老板昨天調包的行為,換做平時,徐景行絕對不會放過,但昨天有程琳在,這才忍下來。

同樣一件事情,他怎麼做都不能說錯,因為考慮事情的角度不一樣。

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成年人的世界從來都不簡單。

哪怕是徐景行這種開了掛的存在,也不可能真的為所欲為。

在這個社會裏,敢於為所欲為的人都沒什麼好下場,隻不過是遲或早而已。

低級點的,就那姓孫的古玩店老板,不出事兒就罷了,真要出事兒,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原因很簡單,早些年無往而不利的手段在一點點失效,那些陰暗的手段在治安落後的時代裏確實是無往而不利的,但現在……

時代變了,真的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