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用角度講,這方硯台簡直無可挑剔。
但從觀賞角度講,這隻硯台則稀爛到不能跟再稀爛。
似乎可以回爐重造哦。
徐景行端詳著手裏的硯台,仔細的撫摸硯台切麵,感受著細膩之極宛如嬰兒皮膚一般的觸感,若有所思。
徹底大改是不可能的,畢竟整體造型已經定型。
但是可以在這個造型的基礎上修繕一下工藝上的缺陷。
嗯,可以把弧線修的更流暢一些。
還能把墨池邊緣進行一些細微的調整,加上一點點的造型。
墨池的深度也還能拓深一點,從而提升這硯台的層次感和空間感。
外觀上可以動手的餘地也不多,但玩全可以用單陰線的技法繪製一些簡約的圖案做裝飾,梅花就正好,再用金漆寫幾個行楷字,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
甚至可以用淺浮雕的技法進行過大刀闊斧的修飾,隻是淺浮雕耗材多,不能做太多,隻能在墨池邊緣和尾部稍微做一些,但不管怎麼說,總比現在這模樣要強得多。
另外可以用上好的木料甚至石料給這硯台配個更出彩的硯蓋甚至硯盒,到時候這硯台就很不一般了。
可惜,這不是我的東西。
徐景行頗為遺憾的放下硯台,看到桌子下邊有個廢紙簍,裏麵扔著小半簍的廢紙。
好奇心起,彎腰捏起一個紙團展開。
然後,他差點被閃瞎雙眼。
小兒塗鴉都比這字好看。
開玩笑麼這是?
這是玩全沒學過書法的人才能寫出來的字。
難不成,於明秀的字很差?
徐景行努力回想,認識於明秀這麼久,還真沒見過她的字呢,不對,見過,簽合同的時候見過,隻是當時她寫自個兒名字的時候,字跡還算中規中矩,現在看來,應該是專門練過簽名,然後除了簽名之外就什麼字都寫不好了。
哈哈哈,真沒想到這麼一個光鮮亮麗能力超強的女強人竟然還有這麼一個大大的缺點。
真是白瞎了這麼一方好硯台和這張精品老書桌。
不過看樣子她也打算練字,隻是完全沒有人指點,甚至沒打算看教程,純粹就是在那兒瞎琢磨。
這要是能練出個模樣來才是見了鬼了。
書法這東西不是不可以自學,但自學也是有竅門的,從握筆姿勢到筆墨的選擇,再到啟蒙臨摹作品的選擇都很有講究,可以中規中矩的從《曹全碑》等漢隸開始模仿,也可以選擇從四大楷書中的某一派做啟蒙,也能從網上尋找相關的啟蒙課程來學習,反正方式多的是。
但最怕的是新手什麼都不懂,渾渾噩噩的就開始瞎模仿了,不知道請教老師,也不知道查找資料,買上筆墨紙硯和字帖就開始胡亂塗寫,那樣的話,怕是好多年都入不了門。
成年人學書法,最好從理論知識開始入手,因為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和理解、接受能力都已經幾乎成熟,麵對那些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並不會感到太過艱澀。
在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後,再上手開始臨摹字帖,入門就會輕鬆很多。
當然,入門之後需要的就是大量、認真的練習,而且得是有理論知識做框架和支撐的練習,這樣才有機會練出一些名堂。
至於這個名堂倒地怎麼才算是個名堂,那就要看各人的需求了。
有的人就是單純的想要修心養性陶冶情操,那麼怎麼練、練到什麼程度都無所謂,自己開心就好。
有的人想的則是可以在某些場合派上用場,比如說過年時寫個對聯、寫個族譜之類,或者簽個字、寫點東西顯擺一下,那麼就得下點苦工了,而且最好選擇那種字形漂亮的字體,比如說一手漂亮的行楷,好認,也好看,雅俗共賞,是真正的裝批利器,草書雖然逼格更高,但大部分人看不懂,裝批效果就要差一些。
要是想參加比賽拿個獎再到書法協會裏混個一官半職之類,難度更高,建議多練隸書甚至篆書,這類字體的造型更有藝術效果,練好之後稍微加點自己的理解和變化,就有很大機會在圈子裏出彩。
如果想真的在這方麵有所造詣,那需要的就是苦練基本功,從隸書開始,到楷書、行書、篆書等字體都能掌握,並且在熟悉從古至今大部分的名家字體風格之後,就有機會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成為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