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山拿起來瞅了瞅:“很貴吧?”
“成本很低,也就費了點時間而已。”
“哪件是我的?”
“這隻牌子和手把件是您的,”徐景行指了指其中的一塊玉牌和一件手把件說道。
玉牌是常規的長方形牌子,隻是邊緣部位被打磨的比較圓潤,有點像蘋果手機的圓形棱角,並且雕了一圈淺淺的雲紋,而牌子的圖案是“鬆鶴延年”。
什麼叫鬆鶴延年,其實就是以鬆樹和仙鶴為題材的內容,一般以山石為背景,用鬆樹和仙鶴做主角,位置、大小、數量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這個題材不算新穎,或者說根本就是一個老的不能再老的題材了,但越是這樣的題材卻越考驗現代創作者的基本功,因為基本功和想象力不夠的話,做出來的物件和畫麵就很容易落入俗套,完全無法擺脫前人的陰影,畢竟越老的題材,出過的作品越多,幾乎常人能想象到的畫麵都被前人用過了,現代人很難超越。
但對徐景行來說卻不是問題,因為他的基本功和想象力都遠超常人,哪怕是模仿前人的經典創意,在技巧和精細程度上也能超越前人,稍微加上一點點思路上的創新,就足以成為新的經典。
這件“鬆鶴延年”牌就是這樣,猛地一看題材還是那個題材,畫麵也是常見的布局,以山石為背景,以鬆樹和仙鶴為主角,鬆樹沉靜,仙鶴靈動,一動一靜的設定再經典不過,但也再常見不過。
但徐景行在設計的時候,卻對鬆樹和仙鶴的形態做了一定的調整。
首先是鬆樹,那棵鬆樹跟人們印象中的藝術形象幾乎不同,不像常見繪畫和雕刻作品中的鬆樹那麼高大挺拔,反而顯得較矮,但很是粗壯,尤其是主幹,要多粗有多粗,要多壯有多壯,看上去就紮根基穩,再加上他雕刻的時候可以留下那種刀劈斧斫的刻痕,所以這棵矮壯的鬆樹宛若一塊與大山融為一體的巨石。
其次就是那仙鶴。
仙鶴的形態跟常規仙鶴一樣,是單腿站立的姿態,在鬆樹旁邊做引頸長鳴的動作,隻是這仙鶴的眼神和動作都沒有那種柔弱的味道,反而顯得很瀟灑很有力很挺拔,外觀形態跟旁邊的鬆樹截然相反,但精氣神卻出奇的一致。
所以這塊牌子看著就給人一種沉穩但蓬勃的力量感,握在手裏會給人以無窮的動力。
當然,那是錯覺。
事實上這塊牌子雖然是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感,但那隻是牌子上的畫麵透露出來的意象,雖然能給人那樣一種感覺,但畢竟是虛的。
而實實在在的功效,還是本相和靈氣。
徐景行在雕刻這隻牌子的時候,完全是照著周振山本人的脾氣和性格來的,鬆樹和仙鶴的外觀是這樣的,創造出來的“本相”也是如此,都是那種爽朗大氣而且很頑強的性子。
嗯,這隻牌子的本相就是鬆鶴和仙鶴本身,算是雙重本相,但也可以算是一體的,因為鬆鶴延年麼,鬆鶴可以算作一個整體,隻是分成了一動一靜兩部分而已。
功效跟其他雕件差不多,都是可以用靈氣滋養身體,用物性滋養本相,對身體有好處。
不過這牌子是用極品羊脂玉籽料雕的,所以靈氣含量比較高,對身體的好處更大一些。
當然,周振山有他提供的葡萄酒喝,本身也是不缺靈氣的。
但通過飲食吸收靈氣,與這種潛移默化的滋養還是有區別的,功能並不重複,也不會浪費。
除了這隻羊脂玉雕“鬆鶴延年”牌子外,還有一隻手把件。
這隻把玩件的造型是一隻葫蘆,就是那種常見的葫蘆,當然尺寸跟真正的葫蘆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的,隻有八厘米左右高,最大直徑還不到五厘米,畢竟隻是個把玩件。
而且這隻葫蘆形把玩件也不是那種整整齊齊的形狀,而是一隻歪脖子葫蘆,葫蘆的腰身是歪著的,彎曲幅度大概三十度左右,頂端還留著一片葉子,造型相對自然而且有點小俏皮。
另外,在葫蘆身上雕有文字,他用淺浮雕的技法在上邊雕了一個行楷“福”字,痕跡很淺,不細看都看不到,但摸上去又比較清晰,手感很舒服,是他專門調整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