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深入人心的人設
建祠堂,這是大活兒。
在南方很多地方,人們建祠堂比建房子都用心,自家房子可以稍微簡陋一些,但祠堂必須建的足夠氣派,經常有人大家族斥巨資修建祠堂,少則十來萬,多則上百萬,上千萬的也有出現過。
反正做建祠堂的那些工程隊都很賺錢就是了。
隻是徐景行從沒接過這活兒,還真不知道這祠堂到底該建成個什麼樣子。
他甚至沒見過真實存在的祠堂,因為北方地區確實很少見,而且一般人家的祠堂也不讓你參觀呐。
所以他感覺有點莫名其妙,楊小茗同學的族人這是弄啥嘞?建祠堂就建祠堂吧,南方地區多的是專做這活兒的專業人士,何必找他這麼個外行呢。
然而楊小茗的話很快就讓他反應過來:他現在的人設是專業雕刻師+專業古建築師+很厲害的風水先生。
這樣的人設,不用來建祠堂都是極大的浪費。
眾所周知,祠堂多是仿古建築,祠堂內多有先祖塑像,祠堂很講究風水。
嗯,這三條跟他的人設完全吻合。
這年頭,想找一個同時具備這三種技能的高人可不容易,楊小茗的族人會在建祠堂的時候想到他,一是說明他的人設已經深入人心,二,說明他的名氣還挺大,已經傳到了南方地區。
好吧,是中南一帶,楊小茗老家是湘州的,屬於華中地區,也就是中部偏南,不過那地方的風俗確實更靠近更南的很多地方。
咦,方小青老家也在湘州的吧?
想到這裏,他忽然有點想接下這個活兒,因為這將會是一個全新的嚐試,會給他帶來全新的體驗。
雖然之前在柯城已經參與過古建築的設計和建造,但當時畢竟有個丁樹懷在前邊頂著呢,他能算是個重要的幫工,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還得到了連雲海老爺子的指點,算是三方通力合作的結果。
而且現在想想,柯城那活兒,他做的隻能算是比較不錯,距離優秀還差得遠呢,因為當時的他初出茅廬,手藝還不夠精熟,更因為當時工期很短,工作量太過集中,腦子裏有很多東西根本沒派上用場。
如果讓他重新來過,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另外,在柯城做的那些工作並不是他的主業,大部分工作都跟古建築相關,隻有很少一部分工作用到了他的雕刻技能。
而造祠堂,不光能將他這兩年在古建築方麵學到的東西派上用場,連他的本職技能也會跟著大放光彩。
何況,還有錢拿。
楊小茗的族人既然敢找到他的頭上,那麼想必是不缺錢的,多了不敢說,七位數的工錢肯定是有的。
這樣一來還真值得跑那麼一趟。
而且湘州不光是本朝的龍興之地,更是一個曆史底蘊深厚的大州,幹活兒的同時領略一下湘州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也是極好的。
當然,談生意肯定不能這麼著急,楊小茗隻是個探口風的,做主的一定是楊小茗的族人中的領頭者,或許是村長,或許是老楊家的某個成功人士,也有可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反正不可能是楊小茗。
所以他回複道:“有兩個前提跟你族人說清楚,首先,十一月之前我肯定沒時間,其次,我收費標準很高。如果能接受這兩點,可以繼續談,如果不能接受,那就算了。”
楊小茗飛快的回複道:“好嘞,我保準把話傳到,嘿嘿嘿,你忙吧,我還得上班呢。”
“拜拜。”
徐景行收起手機,回到院子裏繼續跟剩下的客人寒暄。
大部分客人吃完坐一會兒就走了,但像連雲海老爺子這樣的肯定不能那麼匆忙,畢竟兩家的關係那麼親近,多的是有話要說。
客廳裏,徐景行陪連雲海老爺子寒暄了幾句後見老頭兒的身體狀況恢複的很不錯,忍不住笑問:“老爺子沒打算去爬個山什麼的?”
連雲海拍了拍靠在身邊的龍頭拐杖:“不服老不行,畢竟不是兩年前了,”這是說兩年前兩個人在柯城爬爛柯山的經曆。
當時的連老爺子那身體素質真沒話說,那麼大年齡了爬山的勁頭兒一點不比年輕人差多少。
可現在,看樣子是恢複了一些,可畢竟傷了元氣,比之前真的要差太多,就算有寶貝滋養估計也恢複不到原本的程度了。
不過對一個快一百歲的老人來講,耳不聾眼不瞎口齒清楚思維清晰並且還能拄著拐杖出門赴宴,這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當然,這要歸功於徐景行及時發現潛藏的危害以及提供的滋養身體的寶貝,不然的話,老爺子在過年前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