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盡管周建明一再表示相信他的手藝,但他還是拉著周建明把所有的細節都商量了一遍。
最後,還直言不諱的開出了二百萬的手工費。
周建明聽到他的報價愣了一下,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這麼少?”
好吧,是有點少。
按照徐景行的了解到的行情,現在的玉雕大師們收費的時候不看工作量,而是看材質的價值,材質價值越高,收費也就越高,具體的收費標準不固定,但卻是跟材質的總體價值是成正比的,有的材料總價的十分之一,有的收五分之一,也有收八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的,甚至有的人直接按照一比一的價格收費,也就是一千萬的料子就收一千萬的手工費。
另外也有一些高手是按照料子的重量還收費的,有的是按照原料的重量收費,有的是按照成品的重量收費,單價從一克幾塊錢到一克幾百塊都有。
還有一些高手則是在看過料子之後開一口價,一口咬定要多少工費,成就成,不成就算。
當然,這是玉雕大師們的收費標準,普通手藝人的價格要低很多。
然而誰敢把極品料子送到普通手藝人手裏去雕琢?還不是盡可能的找玉雕大師們出手?
像周建明那兩塊半個橄欖球大小的羊脂玉,在和田玉中已經是頂級的存在了,真要找人雕刻,那肯定要找最頂級的玉雕師傅,而且是有“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那種老師傅。
而現如今有“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玉雕師傅有幾個?連省級的“工藝美術大師”都算上,那也是有數兒的。
物以稀為貴,那些“工藝美術大師”們的身價自然不菲,收費標準也就不低。
就算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不同等級的大師們收費標準不一樣,那也是有個價格的,這麼大兩塊料子,還要做一件擺件,真要嚴格按照市場行情的收費標準來計算,絕對不會低於一千萬,高點的,敢要兩千萬甚至三千萬。
因為行情就這麼個行情,很多大師甚至不會提前定價,而是看成品價格來要價的,要工料對分。
也就是說,雕刻出來的成品值四千萬的話,雕刻師傅會拿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兩千萬做工費。
是不是很嚇人?
嚇人就對了,因為極品料子很少見,同樣頂尖的手藝也不多見,雖說極品料子和頂尖手藝是相輔相成的,但終歸來說,料子和工藝之間,還是工藝更值錢一些。
人家那些個大師級的人物出手,拿走總價的一半,雖然有點嚇人,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因為一個大師級的玉雕師,最起碼需要幾十年的潛心苦練做基礎,超高的收費都是為之前幾十年的汗水買單的,就跟研製藥物一樣,超高的藥價是為天價的研製費用買單。
所以,周建明聽了徐景行的報價之後很是吃驚,二百萬的工費確實太低了。
要知道,這年頭就算是一個普通玉雕師,單純的雕個小掛墜都要萬把塊錢的,而周建明這一套東西下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可不止二百個掛墜那麼簡單,而是成幾何倍的增長。
手鐲、掛墜倒是沒什麼,可印章以及擺件的技術含量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除了雕刻外,還包括設計和打磨兩個道工序,這也是工費中的大頭。
沒錯,在玉雕行業中,工費隻是個總稱,實際上細分還有設計和打磨這兩個環節,因為玉雕作品就是這樣,設計和打磨的難度也是有分別的,像手鐲,設計和打磨幾乎沒什麼難度,費用可以忽略不計,但掛墜就不同了,設計和打磨的難度就要稍微提升一些,在收工費的時候這方麵的比重就要略微高一些。
至於印章和擺件,根據尺寸以及風格的不同,設計和打磨的比重也會越發的高,印章還好,擺件,尤其是鏤雕工藝應用較多的擺件的設計難度很高,打磨難度最高,費用占比自然就更重。
所以,在玉雕行業的收費標準中,擺件的收費標準是最高的。
雕一件七八斤重的擺件,沒個三五百萬的費用,人家大師們看都不帶看的,一整套十幾斤的料子下來,收你個一兩千萬真不算特別過分。
也因此,周建明在聽到徐景行的報價之後才會脫口問出“這麼少”這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