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249章 好好聊聊(1 / 2)

而且就算活到成年,絕大部分幸運者也不見得能好好的利用起來,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荒廢掉了,畢竟這種能力是會退化的,尤其是本相跟本身息息相關,本身不懂得修煉,沒有經常性的利用自己的能力,本相會自然而然的被本身的行為、心理活動等同化,這天賦說沒也就沒了。

所以說,林小雅和韓老頭兒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幸運兒。

不過也就這樣了,偶爾撿個漏兒什麼的就算是走上了人生巔峰。

除非有徐景行這樣的機緣和能力,才有機會將自己的天賦發揚光大並且更進一步甚至好多步直至成為絕頂的人物。

想到這裏,徐景行還有點小驕傲了。

沒辦法,真不是什麼人都能把外掛利用到他這個地步的,像林小雅,像風知歡,像韓老頭兒,這都是天賦異稟的人物,也跟開了掛沒什麼區別,然而他們的人生似乎也被外掛給限製住了。

而他呢,雖然也開了掛,人生也被外掛給改變了,但他借著那個小小的改變迅速崛起,抓住機會完全改變了自己和妹妹的人生。到現在,就算他的外掛忽然被封,他依然可以混的風生水起,依然可以繼續修行,就是工作和生活中少了來自於外掛的助力而已,他本身的能力並不會因為外掛的消失而消失。

這才是他最得意的地方。

像林小雅和韓老頭兒這樣的人,如果沒了他們的外掛,他們或許依然出色,但跟之前相比卻肯定要失色很多很多。

不過,他可不是來韓老頭兒這兒找優越的,而是有事兒要做。

這麼想著,順著韓老頭兒的話題問:“在島國也能撿到這麼大的漏兒?”

韓老頭兒哈哈笑道:“當然可以,不但可以,機會還很多,”說到這裏聳聳肩:“當年有太多的好東西流落到國外了,尤其是島國那邊,民間有相當多的失落文物,因為語言、文化等方麵的差異,很多人並不清楚他們手裏的物件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價值,所以隻要善於觀察關於發現,撿漏兒的機會可以說是相當多。”

“看來,韓先生在那邊沒少撿漏兒,”徐景行笑笑,忽然問:“客廳懸掛的那幅石濤的畫,也是這麼來的?”

韓老頭兒得意的點頭:“那幅畫更便宜,隻花了不到五十萬日元,是從一個老太太手裏收上來的。”

“您願意轉讓麼?”徐景行接著問。

“你自己收藏?”韓老頭兒下意識的反問。

徐景行點點頭,“是的,我很喜歡石濤的畫,他的作品有一種內蘊的力量,每每看到總能給我無窮的動力。”

韓老頭兒聞言想了想,問:“小徐師傅,別嫌我多管閑事兒啊,我考考你,要是你能通過我的考試,我就把它轉讓給你,要不然,那就真對不起了。”

“哦?”徐景行眉毛一挑:“您出題。”

韓老頭兒嘿嘿一笑:“你看到那幅畫上配的小詩了嗎?”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當然看到了。”

“嘿嘿,那好,麻煩小徐師傅你背誦下全文,並且說出年代和作者的簡單資料,”韓老頭兒笑的更像一隻狐狸了。

好吧,這樣的問題確實挺難,因為那首小詩,不,那首小詞挺冷門,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不查資料都不知道會有這麼一首詞,至於作者,那更是冷門中的冷門。

可以這麼說,那是一首內容和作者都非常冷門的詞。

相信換成國內任何一個人來了這裏,都會被這個難題難住,唯獨不包括徐景行。

在徐景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將古詩文網上的內容從頭至尾的瀏覽過一遍之後,這方麵的問題對他而言就再也不是問題。

對他來說,一切需要靠記憶力來解決的難題統統不算難題。

因此他想都不想的答道:“這是宋代政和五年的進士李持正的一首《人月圓》,詞名《小桃枝上春風早》,內容很簡單,但也挺上口的,上闋: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下闋: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讀完,又笑著補充道:“這首小詞其實用客家話來讀更有感覺,用普通話讀的話,韻味就要差點意思,至於李持正這人,在政和年間還是有點名氣的,跟他的叔叔李宗馳合稱‘大小李’,文名頗省,在政和五年考中進士,不過仕途很一般,隻是先後擔任德慶、南劍、潮陽等地的知縣,再然後就沒什麼然後了,隻留下了兩首小詞,這首《人月圓》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