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233章 偏心(2 / 2)

“好神奇——”顧靜感受到那神奇的一幕之後脫口喊道。

顧安仁和俞一楠對視一眼:“小靜,哪兒神奇了?”

顧靜卻眨了眨眼:“待會兒您就知道了,”說著扭頭問徐景行:“景行,給你姥姥姥爺的總不會比給我的要差吧?”

徐景行笑道:“看您說的,我至於那麼偏心麼,都是一個檔次的存在,絕對沒有哪個好哪個差的道理。”

“那還等什麼,快給你姥姥姥爺拿出來,沒看到他們都等不及了麼?”顧靜笑著佯裝責怪。

你驅使我,我驅使你女兒。

徐景行咧咧嘴,對妹妹道:“娜娜,還等什麼,沒聽到媽的話嗎?”

徐景娜不以為意的嘻嘻一笑,捧著另外一個錦盒跑到俞一楠身邊:“姥姥,這是給您的。”

“給我的是什麼寶貝?”俞一楠笑問。

“我也不知道呢,我哥一直藏著都沒舍得讓我看,”徐景娜嘟著嘴控訴著對徐景行的不滿。

“哈哈哈,”俞一楠哈哈大笑著打開盒子,看到盒子裏的物件之後,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這個盒子挺大,比給顧靜的那個大多了,或者說是長多了,足有三十公分長,裏麵放著一塊長條形的玉器,正是非常常見的玉如意。

如意這樣的物件在民間非常之多,因為這東西本來就是個癢癢撓,多以木頭製作,到後來才逐漸演變成一種手把件甚至裝飾品,甚至堂而皇之的登上了皇帝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藏品名單上,很多時候,皇帝在賞賜大臣尤其是大臣的家眷時,就少不了如意這樣的物件,隻是皇家禦賜的如意肯定不能是木頭的,金銀又太俗,所以以玉石為材質的居多。

也因此,這如意的造型和題材越來越多變,越來越雅俗共賞,高雅點的能堂而皇之的成為文人雅士手中的心愛之物,低俗的點的就隻能成為尋常百姓床頭枕邊用來撓癢癢的俗物。

不過如意是如意,玉如意是玉如意,玉如意既然是以玉石為材質,那本身的價值就超出了癢癢撓這個範疇,成為了一件標準的把玩件甚至觀賞件,一件高端的玉如意,在市場上能賣上百萬上千萬甚至過億的價格,就斷普通的玉如意,隻要玉質不是太差,基本上也能賣個萬兒八千的。

當然,民間喜歡收藏這玩意兒,最主要的原因卻是這東西的名字叫的好,“如意”,聽聽,多吉祥,多吉利,放佛身邊有這麼一個物件做什麼事兒都能順心如意。

所以玉如意這東西雖然談不上多麼的高大上,可在民間的受歡迎程度卻挺高,通俗點講就是群眾基礎比較廣。

在過去的那些年裏,稍微講究點的家裏都要搞這麼個東西放在床頭枕邊,不是為了撓癢癢,就是圖個吉利,甚至逐漸發展成一種習俗一種文化。

而俞一楠是來自傳統文化相對發達的東南地區的大家族,自然不會對這東西一無所知,相反,她一直挺喜歡玩如意,至今為止,枕邊還放著一柄用小葉紫檀木雕刻的木質如意呢,那是她出嫁時的嫁妝。

徐景行也正是了解到了這一點,才特意做了這麼一柄玉如意送給自己這位姥姥做見麵禮。

當然,送給俞一楠的玉如意,肯定不能是普通的俗物,不管是材質還是題材又或者是內在,都不能馬虎。

材質用的也是和田玉,雖然不是最受歡迎的籽料,而是價格相對較低的山料,但也是山料中最頂級的羊脂玉級別的山料。山料中也是有羊脂玉的,雖然山料中的羊脂玉跟籽料中的羊脂玉相比,質地稍顯幹澀,但那也是羊脂玉,一樣是最頂級的料子。就這麼一塊長二十七公分,寬六公分,厚五公分的料子,去市場上購買,那也得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才能買到。

料子是極品,這玉如意上雕刻的紋飾自然也不能是很俗套的“福壽雙全”“喜上眉梢”之類的題材,因為俞一楠是標準的舊時代知識分子,雖然是女性,但思想卻一點都不守舊,在文化上更是如此,並不喜歡那些老套的文化,尤其是那種涉嫌迷信的內容,像什麼老壽星、壽桃、群仙拜壽之類的內容絕對不能出現在這位老太太麵前。

別看這老太太這個時候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年輕的時候,在街頭那也是扛著大旗走在最前麵的彪悍存在。

所以,絕大部分被應用於如意上的雕刻題材都不太適合。

然而基本上可以用得到的並且符合“如意”這個主題的題材基本上都被傳統題材所包容進去了,想討老太太歡心,隻能搞創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