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們印象中的抄手遊廊都是那種大紅大綠配色,外加各種造型逼真誇張且形象體局的雕件和圖案,尤其是在寺廟裏,還要加上各種神佛題材的雕像、圖案。
可民宅就不好搭那些東西了,何況徐景行本身也不喜歡那種風格。
他喜歡的是那種素淨的淡雅的配置。
所以整個抄手遊廊的風格顯得很是素雅,所有的木質構件都沒上色漆,隻打了一層蠟皮,將木頭的紋理原封不動的呈現出來。那些構建的造型也盡可能的貼地氣,像橫棖就是普通的方條形橫棖,花棖則做成三接頭的纏枝蓮紋模式,立柱頂端的鬥拱也沒做太多的雕琢,全部采用最簡單的方木形態,隻有掛落和飛罩等構建做了一定的鏤空雕刻,做成了跟立柱橫棖上的圖案相吻合的對稱纏枝蓮紋。
至於遊廊頂端的橫梁和椽子,也全部采用傳統的搭建模式,而且用的同樣是紫檀木,可以說是相當的奢侈了,以後要是缺錢花了,抽幾根橫梁和椽子就能換不少錢回來。
再就是地麵,抄手遊廊的地麵是用專門燒製的仿古青磚鋪成的,這種青磚的顏色是那種稍微有點發白的青,跟紫檀木的褐搭配在一塊,對比明顯但不強烈,兩種相對柔和的色調這麼湊一塊,顯得更加幹淨,更加素雅。
所以盡管還沒完工,可看著還是令人心生歡喜,尤其是徐景行這個大院子的主人,更開心。這麼漂亮的院子是自己的,還是hi自己親自設計甚至於親手建造的,能不喜歡,能不開心嗎?
不光徐景行喜歡,連於明秀這個做過不少仿古建築修過不少四合院的專業人士也情不自禁的拍了許多照片,打算當做他們公司的廣告樣本,為此不惜給徐景行免了一部分的料錢。
徐景行當然沒意見,隻要不泄露四合院的地址以及他的個人信息,拍幾張照片算什麼?何況還有報酬,雖然隻是免了一些個鋪地用的青磚錢,可那也是一筆錢呢。
要知道,這四合院裏用的青磚都是專門燒製的仿古青磚,價格可不低呢。而且,他這院子這麼大,不光抄手遊廊立要用,連院子裏也一樣要用,所以用到的青磚數量還真不少,全部加起來估計得個小十萬塊。
用小十萬塊換幾張照片的使用權,肯定不虧本就是了。
雖然這麼點錢對他而言也不算什麼,可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不吃白不吃。
抄手遊廊建好之後,就該進行室內裝修了,而室內裝修跟家具的打造是同步進行的,不然的話一些家具根本進不了門,另外還有一些個跟牆體是一體的家具和木質結構也需要同步打造,而且是直接在市內施工。
所以,難度多少提升了一些,打造家具比打造抄手遊廊要難一些,如果真讓徐景行一個人去做,還真施展不開。
好在多了李翎玉這麼個能吃苦肯出力的得力幫手。
而且李翎玉比剛入行的安心要好的一點也表現出來了,那就是李翎玉的美術功底。
打造家具的時候,在家具上畫尺寸勾勒圖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家具更加複雜也更加細致,零零碎碎的構建也更加繁多,就算是徐景行也不可能在沒有標明尺寸和圖案的情況下直接動手。
所以,李翎玉的美術功底就派上了用場,而這也讓李翎玉相當開心。
不得不說的是,李翎玉的基本功真不錯,不管是畫尺寸還是勾勒圖案,都做的相當不錯,在標尺寸的時候更是像個行家裏手一樣幾乎沒有出過什麼錯誤,上手之快遠超安心。勾勒的圖案也都中規中矩,讓人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
以李翎玉展現出來的素養,隨便塞到哪個家具廠裏都能勝任這份工作。
這讓徐景行更加滿意,甚至琢磨著要不要在完工之後給李翎玉封個紅包,要知道,他原本隻是想把李翎玉當苦力來使用的,沒想到人家不但完美的完成了苦力工作,還能在某種程度上協助他完成一些技術活兒,這種高職業素養的短期工也不好找。
當然,也就是這麼一想而已,畢竟他開的工資已經不低了。
隨著家具的打造,四合院的裏裏外外都有了雛形,期間他姥姥姥爺以及母親都來過,看過之後也是滿意的不得了,連連老爺子都來這邊溜達過一次,對院子的整體布局和細節設計都非常滿意,不過沒逗留多久就被連月婷拉走了,畢竟工地上的環境不太好,灰塵多噪音雜,對身體有害。
沒辦法,連老爺子的身體在他的護身符的滋養下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也隻是改善而已,比一年前的時候差多了,少有個風吹草動估計還得跪,能出來溜達溜達已經是現在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