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的東西本來就是很奇妙並且抽象的東西,如同從理解方麵來說,現在的徐子皓學工科反倒更加合適,因為在他學習理解時,有一樣東西是他不知道的。
就是所謂概念的引入和推導過程,並不是本科生需要完全理解的,甚至對大多數人來說還理解不了,而且並不作要求。課本裏的東西並不需要全都知道,那些推導的過程隻需要知道有那麼一個東西就夠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甚至不需要去理解這些東西怎麼來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概念,更別說在腦袋裏真的出現這個東西的多維圖像,那本身就是很難且複雜的。
對於這些過程和概念,其實應該是碩士生才需要去理解,博士生才去研究,博士後才去深入研究。所以博士後學的東西,幾乎是沒有幾個人能明白他們研究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也很難跟大眾解釋清楚,至於轉為實際上能用的東西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對於一般的本科生,越去較真這些東西就會越不清楚,越迷糊,最後糾結到對這門課程的產生極度的怨恨情緒,這也成為不少人掛掉高數的原因,因為概念上的東西和高中時相差太遠,琢磨不透。
而像徐子皓這樣竟然能將其快速理解領悟,並且用上實踐,這樣的人在任何時代都可能因為某個一念之間的靈感改變世界。
可他卻也沒想過要改變世界,所以在第一瞬間想到的應用雖然實用,卻也顯得多少有些無聊。但如果接受了更多更深層次的東西,或許某一天能發明某個神奇的東西出來也不一定。
徐子皓自己也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突然感覺到或許學這些課本上的東西並不像想象中那麼沒用,隻是學的東西還太少所以沒辦法應用到實踐,而顯得無聊罷了。
可是一早上看了那麼基本工程類的書籍,腦袋也有些發熱的感覺,畢竟都是他強製大腦去接受的,並且還如此高效,體力上也有些受不了。確實需要休息一下。
跟餘苑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可是她還沒有打電話過來,徐子皓也不好打電話過去,擔心她正在麵子不方便打擾。
徐子皓晃了一下,又來到圖書館的另外一層。
這裏放著的大多是藝術方麵的書籍,學校裏麵有個美術學院,還有一個音樂學院。這裏更像是針對他們而單獨開設的,相較而言,美院的同學來這裏更多一些。因為很多書籍都是需要手稿,需要來這裏借,而音樂學院很多知識都是可以直接從網上找到的。
美術類的東西不僅僅是繪畫那麼簡單,還有塑造,模型等等,而繪畫方麵又分很多種,素描,彩繪,抽象,油畫,國畫等等,分類也和多,有的是實景,有的卻又是憑空想象,針對如何構圖如何選景的書也很多。這些東西需要簡單了解,但更多也需要靈感和經驗,而對於徐子皓來說,則不像理解工科內容那樣費腦。
之前的徐子皓對於繪畫,從藝術方麵上來說,隻知道兩點評定標準,一是0.618的黃金分割線比例,還有一個就是人物的三庭五眼。三庭是指臉部的長度,從額頭發際線倒下顎為臉的長度,將其分為三等分:由發際線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到下顎為三庭。
而五眼則是指臉的寬度。理想臉型的寬度為五個眼睛的長度,就是以一個眼睛的長度為標準,從發際線到眼尾(外眼角)為一眼,從外眼角到內眼角為二眼,兩個內眼角的距離為三眼,從內眼角到外眼角,又一個眼睛的長度為四眼,從外眼角再到發際線稱為五眼。
幾乎所有漫畫裏的人物,尤其日本漫畫,就算人物眼睛花得再大再誇張,都是符合這兩點要求的。而所有人都達到了這樣的比例,就導致人物的臉型十分相像,去掉頭發和服裝之後,甚至有些分不清楚誰是誰。
徐子皓根據這個標準對照過跟自己關係好的幾個女生,幾乎每個人都能達到這個標準。但如果非要他去精確一下,多少會有個兩三毫米的誤差,這跟整體來說已經不傷害她們的美貌,隻能說是各有特色。
可是漫畫終究不是真人,徐子皓學點漫畫上的東西並沒有太大的用處,畢竟漫畫都做了不少美化,刪減與突出,這些都是藝術上的技法。所以看日本漫畫,常常看不出來這個人的鼻子到底長得什麼樣,如果能看清楚的,那些幾乎都是醜角,為了突出而故意為之。
所以徐子皓選擇看了素描和油畫方麵的書籍,兩個東西的特點就是寫實,但是也有技法以達到對畫麵的選擇性。
寫實的油畫從遠處看就如同照片一般,可走進了看卻發現上麵的花變得模糊,這一如同分辨般的東西總給人以一種奇妙的感覺。
而素描上麵也有不少技巧,什麼地方選擇用線條勾勒,什麼地方該用陰影圖描,這些東西書上都有介紹。
以前徐子皓也可以用線條畫出一個人的大致輪廓,可是不知道該如何選取線條和陰影構圖,導致畫出來的人輪廓上跟真人別無二致,可是上上去總是跟真人想去很遠。要達到精確,沒有技巧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