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爸爸,我想聽你的故事(1 / 1)

爸爸,我想聽你的故事

卷首

作者:關曉星

幾乎沒寫過與親情有關的文章,不論是小說或是隨筆,都鮮少觸及這個題材。雖然自問不是冷漠的人,但每每想及,卻總覺得缺少一種具體的意像,無法落筆。

這一期的《潤故事》,應著父親節的景,我們選發了與父愛、親情有關的故事。

不自覺地,一絲愧疚滑過。我一下子發現,關於老爸的一切,我所知甚少。天!對於自己的老爹,我完全都不了解呀!這個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的事實,真真地嚇了我一跳!

就這樣子理所當然地被愛著卻迷怔著的,何止我一個人。

這樣想著,忽然就記起一件舊事。那時我剛讀初三。忘了是什麼緣故,剛開學的那段時間,常常看見外校高年級的學生呼嘯著出入校園——現在想來,那不過是一群稍嫌頑劣的大孩子在昭示著某種狂放。但在當時,這又實在是足夠刺激到家長神經的一件事。

將近中考,每天的課表已排到晚上八點以後。每到放學,總能看見有家長候在門口。

與現在不同,那會兒家長們的接送並非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反而會被同學嘲笑。所以當老爸也想來接我時,便被自以為獨立的我嚴辭拒絕了。

我有朋友,結伴回家既不孤單也不害怕,我說。

老爸便沒再說什麼。

第二天放學後,和同學嘻嘻哈哈走著回家。半路上,不經意一回頭,一個熟悉的影子——晚上九點半,在料峭三月夜晚的寒意裏,不用說,是老爸。他叼著根煙卷,煙頭細小的紅光在周圍流淌的車光中隱隱地閃動著。

除了那點煙火,我完全看不清老爸的表情。

年少氣盛的我,隻覺出老爸的多事。回家後跟爸媽大發了一通脾氣。

最終是老媽的一句“他又不靠近,你們同學看不見的”,我才勉強接受。

不過那段紛亂很快結束了。

然而這卻不是終點。

高中、大學無數次的晚歸,甚至工作之後加班到淩晨一二點鍾,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在幾乎空無一人的大街上時,也會在一抬眼間,看見老爸靜默的身影,不論四季。

再後來,看到龍應台的《目送》,看她寫的那些個“目送”的場景。偶爾也會想到老爸當年的樣子,隻不過從未更深地思考過。

直到,在文檔中敲下這篇文章的題目。

我究竟忽略了多少與老爸有關的事?以至於除了這些年那個暗夜的身影,竟再也記不起其他?

也許我的確應該找個時間走到他跟前,對他說:“老爸,我想聽你的故事。”

我想像不出老爸會有怎樣的反應。也許他根本就沒有心理準備,不知道該給我講什麼。亦或者,他早就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說給我聽。

隻要是老爸你的事,我什麼都想聽!

對,就這麼定了。

就定在父親節的那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