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鬆下論處世(二)(1 / 3)

交上了壞朋友的人,是難以得到世人的敬重的。

——[俄]克雷洛夫特別是對年輕人,鬆下希望他們能多回顧曆史,並從中得到啟示。

曆史造就了無數大德聖哲、英才俊傑,他們足以為人榜樣楷模,足以為人欽服效法。就連那些不知名的小民百姓,也可以給我們啟示。

影響鬆下人生的人物有許多,除了他所列舉的聖德太子及中國古代的四位人物外,他認為,在平常不知不覺中,接觸到許多有名、無名的人,而每個人都是很好的經驗傳授者,在似教非教與似學非學中,我們都可以潛移默化。

無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無論是有名有姓的曆史人物,還是那些不知名的人,都有相當傑出的人物。鬆下以為,這些人皆可以成為為人處世的榜樣。

鬆下尤其敬重各行各業中的專業人士,他從這些人的工作中汲取了許多人生的養分和經驗。

鬆下認為,所謂專家,就是那些有十足敬業精神的人。為了某一細小環節,他們可以做數小時的準備工作,一旦幹起來,又雷厲風行。

有一年,美國的管理雜誌周刊出版了一本《經營管理》。他們為了將鬆下的照片刊登在該書上,因此邀請他在東京車站八重洲的總公司展覽室裏與他們見麵。

當天,鬆下在約定的時間——下午一點來到展覽室,那位外國攝影師早已在那邊等候了。後來鬆下才知道他們早在一個鍾頭前便已來到此地,他們事先研究攝影的場所,布置好了背景,架設好了道具,一切準備就緒,就等他的到來。

當時真令鬆下吃驚。因為約定好的拍照時間為一個小時,何況隻要刊登一張照片,因此他認為大概照個兩三張即可完成。可是,當他們安置好相機按下快門時,又令鬆下相當驚異。

不到一個鍾頭的時間,他們已照好了一百二三十張黑白及彩色照片。平均不到三十秒鍾照一張。當他們拍彩色時,不斷地更換各種顏色的背景;同時還要調整角度、笑容、談話姿勢等。完成這些工作後,相機的快門宛如電光石火般地響動著,那種敏捷熟練的動作真是令人佩服萬分。

鬆下曾經照過很多次相,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快速的拍照動作,這種精神真令他敬佩。當工作告一段落之後,鬆下便與那攝影師喝茶聊天。他並不是《經營管理》雜誌的專屬攝影師,他隻是接受類似“TIME”或是“LIFE”等一流雜誌社的委托,走遍世界各地為他們拍取所需要的照片。他是一位通訊社的攝影專門人才。

那個通訊社將特派員分派到世界各地工作。他在數天前曾經潛入炮火連天的前線從事攝影工作。有一次當他正在拍照時,一顆炮彈落在他的身旁爆炸,在千鈞一發之際,他抱著相機滾進壕溝裏。他剛剛完成這次危險的任務,來到日本。

鬆下認為,這即是所謂的專家。假如不能秉持那種敬業精神,絕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專家。

誰都能體會出這位攝影師的敬業精神。為了在約定時間內完成工作,必須在一個半小時前準備妥當,然後集中精神,以驚人的敏捷速度工作。即使在戰場中,照樣全力以赴,拚命地工作。美國工業界個人平均生產量比日本超出10倍,因此相對地也有10倍的收入。這種成果絕非偶然,這是因為他們都具有這種敬業精神的緣故。

交朋友並影響別人意見的最穩妥的方法是,尊重對方的意見,讓他有重要感。

——[美]卡耐基鬆下認為,即使未來三天的事情無法預料,也要幹好眼下的工作,即使是一瞬間的勝負,也要認真準備。

鬆下並不特別喜歡相撲,而是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相撲的畫麵,認為它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可也無法一下就說出它的精華之處。他隻是喜歡看到當兩種結實的力量碰撞之後,瞬間便決定勝負的場麵。

相撲的裁判在比賽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雙方聚氣凝神,等待裁判一聲令下,隻要能站穩姿勢,勝負就已略見分曉了。即使是橫綱或大關(日本相撲的兩種最高榮譽稱號),當他不能站穩腳步而受到對方的攻擊時,也要陷入苦戰,甚至有時會栽在對方的手裏。鬆下認為,相撲包含著人生中進退的各種哲理。

為了要參加這種比賽,力士們從一大清早便要接受嚴格的訓練,累積種種的攻守經驗,以便未來在比賽中一展身手。耐寒的櫻花隨著春天的來臨而含苞怒放,隨著春天的離去而飄落滿地。相撲與這種現象非常相似。日本以櫻花當國花,並以相撲為國技,因為它們有著相同之處,和日本人超越常理的國民性更是相似。

當鬆下看見電視上介紹相撲選手的訓練方式時,對他們能夠接受那麼嚴厲無比的訓練,感到十分敬佩。他們執著信念,想在這一行裏嶄露頭角。而為了一瞬間的勝負,他們以認真的態度不斷地接受嚴格的訓練。力士們必定都具有這種不畏艱辛的自覺。這種在比賽中一瞬間決定勝負的自覺性,即是經過長久經驗的累積而產生的。

人生變幻無常,今天一帆風順,明天或許一敗塗地,這是常例。當然,也不乏身處逆境,卻能突破重重難關的事例。

即使不能了解眼前三天的事物,我們也必須拚命地工作。這即是“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擇善固執,過著充實的生活,這才是不會後悔的人生。

當人們麵臨困境時,往往會陷入悲觀、絕望的漩渦中。可是,當你遭遇到這種困難時,要勇敢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絕不可因此而失去了希望和信心。當你熬過難關之後,另一條康莊大道必定展現在你的麵前。鬆下認為,厄運過去之時,好運必定降臨在你的身上。

這種道理正如等待春天開放的櫻花一樣,耐心等待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絕不可心存僥幸,漫不經心地等待幸運的來臨。每當想起相撲力士為了爭取一瞬間的勝負,而不斷地接受嚴格地訓練。鬆下就認為我們必須以那種認真的態度來過著充實的人生。

鬆下指出,不必再去找尋別的工作,適合你的工作其實就是你現在的工作。不論明天如何改變,現在仍然應該全神貫注地做好你的工作。

你大概不會對自己的工作抱著很大的興趣吧?我們隻是將每天的工作當成正業罷了。譬如有人每天坐在輸送帶前裝配成品,或是每天跟計算機在一起,或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可是大概沒有多少人會發自內心地喜歡他所做的事情。

我們要用哪種態度去處理我們的正業呢?正業應當是生活的中心。假如從事不適合自己的職業,必定會痛苦難熬。鬆下認為人人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可是真正適才又適用的例子畢竟不會太多。假如能將自己的工作當成正業而全力以赴,必定可以深切認識生存的價值。

在你的周遭,可能會發生種種困難的問題。假若你秉持著認真的態度拚命工作,不久之後,成果便會展現在你的麵前。大家都能這麼做,則公司必定能欣欣向榮。相撲所以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即是力士們不斷地接受嚴格訓練的成果。我們應該秉持這種認真的態度來麵對人生以及自己的正業。

在確保終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結識朋友。

——[古希臘]伊壁鳩魯曆史故事“赤穗浪士”以及戲劇“忠臣藏”的四十七義士形象,令鬆下十分敬佩,他認為隻有人類才具備那種崇高的情操。

日本的元祿時代是國泰民安的太平歲月。武士們因承平日久,也流行著懦弱的作風,因此爆發了四十七義士的討伐事件。他們以發揚武士道精神為號召,所以連德川幕府的官員們也待命助陣。可是,最後他們卻被判以擾亂法律的罪名,全體人員被迫切腹自殺。

因為在討伐之前,早已抱定殉身的決心,所以他們都能秉持著臨危不亂、光明磊落的武士道精神進行討伐,而事敗被捕之後,毫無怨言地接受死亡的命運。

雖然他們的作法與現代道德觀念不盡符合,可是鬆下認為他們都具有崇高的情操。他認為,在這故事中,隱藏著許多我們必須學習的情操。

我們能夠有四十七義士那種崇高的精神,每天認真地從事工作嗎?鬆下認為那種人真是少之又少。

鬆下提出赤穗浪士的故事,即是想再次強調埋頭苦幹的重要性。自古以來便流傳著“幫工三天”的俗語,這句話的含意是,雖然隻有三天的經驗,可是那種經驗卻能讓你終生受益無窮。假若你不能保持這種態度,那麼必定不能學得一技之長,當然也不能順利完成工作。

積極的說法,即是無論你明天會有如何的改變,現在仍要全神貫注地做好你的工作,這種態度才是赤穗四十七義士的精神所在。

假如在幫工三天之中,能夠集中精神,拚命地工作,必定能體會出敬業的真正內涵;假如在三之中能夠秉持船場商人那種臨危不亂的鄉土骨氣,拚命地工作,往後麵臨任何難題時,必定能迎刃而解。

鬆下感到,經過長年辛勤流汗所積蓄起來的一百萬,要比繼承和饋贈的二百萬更有價值。想要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最好抱著“成功沒有捷徑”的心理。

當提起凡事皆為我師的話題時,鬆下便憶起了一個旅館女服務員給他的啟示:

那位女士在東京的一家旅館工作,當時已經有相當長的資曆了,因此她打算做點小生意,以便年老後能過著安定的生活。某一天,她跟一位住店的客人聊天時,對客人說:“我打算經營一家像這樣的旅館,可是我的資金不夠,你是否可以將錢借給我?我已找到適當的場所,我想盡可能地將它買下來。老板也讚成我這麼做。”

客人問:“那麼,現在你的手頭上有多少資金呢?”女服務員答:“我把在此工作15年的收入,全部積存了下來。可是仍然不夠,希望你能幫助我。”話一說完,客人便毫不猶豫地答道:“好,不夠的錢我借給你。”

鬆下聽了這一段話後百感交集。女服務員熬了15年之後,存了一些積蓄,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答應借錢給她的那位客人更是非常偉大。那位客人大概是被女服務員不辭勞苦常年累月積蓄下來的金錢所代表的價值打動了心坎。

經年累月積存金錢,與不勞而獲的金錢相比,那種價值感真有天壤之別。因此她必定能慎重地使用這些血汗錢,也因此才有人適時且樂意借錢給她。這便是有價值的錢會換來更多的金錢的道理。

在以前,當有適當機會時,老板經常會替長年為他效勞的夥計找一家店鋪,並且讓他自力更生。

一生中交一個朋友謂之足,交兩個朋友謂之多,交三個朋友謂之難得。

——[英]亞當斯可是在今天的社會裏,絕不可能有這種現象。因此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一家公司終其一生。假若你想辭去工作,創造自己的事業,那麼從創業開始,你就必須跟現在的老板一樣,兢兢業業地工作,維護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招牌。

每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都想試著去創業,這自然是可賀可喜的事。但是他們的思考能力以及處事方針,都相當草率。鬆下覺得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想依賴別人的援助,在處理事情的態度上,更有著比較幼稚的傾問。

按部就班地工作,累積長時間的經驗,這是自立之前必須有的準備。勤勞工作、誠懇待人是邁向成功的唯一途徑。這與沒有嚐過辛苦而獲得成功的滋味迥然不同。不下工夫,卻能成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假如你有100萬元的資金,在剛創業時,你卻又想增資200萬元。在這種情形下,你必定要向親友借錢。如此好高騖遠,妄想一步登天的事例,在目前的社會中,已是司空見慣。

可是,借錢給你的親友有何感想呢?他們必定會以先前那位顧客問那個女服務員的口氣說:“你那100萬元是從哪裏得來的?”假如你答道:“那些錢是向哥哥借來的……”如此會有什麼結果呢?你必定借不到錢。假如你跟那個女服務員一樣,工作了15年,好不容易才積存了100萬,而且你有一股創業的衝勁,那你可以很容易地借到200萬。

從大哥那邊不勞而獲的100萬元以及長年流著汗水換來的100萬元,鬆下認為後者的價值才能獲得別人欽佩後的貸款。這絕不是老派作風,而是極富人情味的做法。

在日新月異的二十世紀,很少有類似那位女服務員的辛勤地持續工作15年的例子了。可是,即使5年、10年所累積下來的金錢,都具有非凡的意義,這種道理是不會改變的。

不隻是金錢,當我們向人家請教學問時,道理也是一樣的。經過自己仔細地研究思考,與從來不動腦筋而請教別人,這二者之間有極大的差別。假如你所請教的人也隨便回答你的問題,那些答案是否對你真正有益呢?

大多數的人在追求成功的路程中,都希望選擇簡便的途徑。假如我們想要順利地完成一件工作,最好能抱著“成功沒有捷徑”的心理。無論經營自己的事業或是處理國家大事,道理都是相通的。

鬆下曾說過這樣的話:假如你沒辛勞到尿水發紅,你就不要埋怨一事無成;假如你勞累得要便血了,雖無巨大成就,也必定欣欣向榮。

鬆下認為,成功沒有捷徑,隻要按部就班地埋頭苦幹,便會創造出令人滿意的成果。也就是說,隻有勤奮地工作,才能順利地達成理想。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這個道理都適用。

有一次,鬆下去拜訪鬆下電器公司一位代理商。當他跟那人聊天時,那人對他說:“最近的生意不大理想,賺不到錢。你可以替我想個主意嗎?”這位老板經營的是他父親留給他的41年曆史的老店,當鬆下聽見他這樣訴苦時,非常同情他的處境,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在日本經營事業,想站穩腳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自己的代理店生意不好,業績不理想,這實在是件尷尬的事情。

人類自我實現的意識很強,因此要有接納他人的雅量,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德]夏目通利因此鬆下便問他:“你接掌令尊店麵已經有20餘年,目前也雇用著四五十位員工,在經濟不景氣中,業績不好這原是很自然的事。可是,到目前為止,你的尿水曾經變紅嗎?”鬆下為何提出這個唐突的問題呢?因為他突然想起在自己當學徒時,老板告訴他的那句話。因此他同樣用這句話來問這位老板。

“經營事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你碰見困難時,必須徹夜不眠地思考該采取什麼對策,才能突破困境。當你精疲力竭,尿水便會滲著血液而變成紅色。由於如此處心積慮,往往會有良好的對策,你會因此發現一絲曙光,困難也將會迎刃而解。這或許是誇張的說法,我認為必須有兩三次小便發紅的經驗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

鬆下認為,這不隻是對商人而言,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應該能曆經這種思慮的痛苦而創造出成果來。可是,這句話乍聽之下,未免太幸災樂禍了。突然麵對鬆下這個問題的老板答道:“不,我從來沒有過這種經驗。”“那你還沒有盡力。”鬆下真想這麼告訴他。

“假如目前你的生意興隆,你的尿水當然不會變紅。可是,這家40年曆史的老店,它的前途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當麵臨困境時,你還沒有擔心到尿水發紅,卻隻會向我訴苦,我認為你還沒有全力以赴,這絕不是一位肩負四五十位員工生計的老板應有的作風。你假若不處心積慮地去推展事業,怎能為四五十個員工帶來安定的生活呢?因此身為廠商的我,絕不能因此而降低廠價。我希望你能認真地思考提升業績的方法,直到尿水變紅為止。你必定可以想出一個對策。”

這大概不是對顧客所該說的話。可是為了彼此的利益,鬆下還是誠懇地希望他能振作起來。一般而言,有很多商店雖然業績不好,可是仍然繼續經營,那必定是老板跟店員都在拚命工作,生意才能欣欣向榮。這是辛苦的事情。可是為了企業與員工雙方的利益,非付出這種代價不可。

不久以後,鬆下又碰見了那位老板。那人對鬆下說:“托你的福,銷售量日有增加,生意也一帆風順。”

因為在聽了鬆下的話後,回到店裏他馬上召集所有的員工,將這番話告訴他們。他希望員工們改變原來的工作態度,並且徹底地改進推銷策略。然後那位老板每天必定親自拜訪兩三家顧客,並且動手安排陳列在店裏的商品。此外,還親自清掃垃圾。這全都是經過仔細思考之後,所做出的改善活動。

經過半年的努力,一些零售店的老板對他有了良好的印象,加上他熱心推銷產品的結果,店裏的業績已蒸蒸日上,往日的陰雲一掃而空。

這個老板改變工作態度,甚至徹底到清掃垃圾。這件事情,不禁令鬆下憶起40前的往事。當時他在鄉下設立了新廠,這時候新年剛剛來臨,鬆下看到沒有人願意打掃員工廁所,身為廠長的鬆下,便在員工麵前,扭開了水龍頭親自清洗廁所,他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羞愧。隻要帶頭去做,部屬自然奮力跟進,勤勞的風氣也因此展開。

鬆下認為,大自然中隱藏著無窮奧秘,孕育著無數靈感,可以給人以許多啟示。如果我們能夠向宇宙萬物學習,那就會有無數老師活在心中。

在鬆下電器公司中央研究所的大門前,聳立著一尊家喻戶曉的愛迪生銅像。鬆下聲稱自己雖然不了解愛迪生,可是任何人都知道他發明了留聲機、電燈、照相機等上千種的發明物。發明即是創造世上原本沒有的事物,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可是愛迪生畢生盡力於此,發明了上千種的事物,這種成果真是非同凡響。

切不可譏誚遭遇不幸的人們,因為誰可以保證自己能永久安樂呢?

——[法]拉·封丹很多人可能都認為,愛迪生自幼便是天聰資明,跟著偉大的老師勤學的學生。但是事實上,他小時候卻被老師認為是個低能兒,並且遭到退學的厄運。

他隻讀了三個月的小學,並沒有從學校得到太多學問。可是,愛迪生從小便喜歡研究各種事物,因為他對自然現象以及世上的事物,並不隻抱著觀望的態度。他在研究事物時,經常會思索著“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的問題。當他看見人們在捕捉鳥兒時,便想著“為何鳥類能在天空飛翔”?於是認真地研究羽毛的構造。他更曾經滿身油垢地爬入停止的蒸汽火車中,研究內部機械的構造,遭到司機嚴厲的斥責。

愛迪生經常細心地觀察自然現象,希望能夠創造出有利於社會的東西。秉持著這種至誠,方能創造出上千種的發明物。當他成年之後,他由聲音的振動觸發了振動板的聽筒而得到了靈感,因此發明了留聲機,他觀察事物的心實在太敏銳了。雖然沒有任何人指導,可是他證明了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當他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