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儀器儀表行業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
經過對北京市儀器儀表行業的12家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全麵、細致的調查,基本涉及了儀器儀表行業大中型工業企業,數據所反映出的狀況基本代表了儀器儀表行業大中型企業乃至全行業的現狀。
調查結果表明。這些企業在儀器儀表行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1989年,它們所創造的工業總產值達到3.35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占全市儀器儀表行業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下同)的67.7%年末固定資產原值達2.76億元,占全市儀器儀表行業的48.4%,實現利稅達5619萬元,占全市儀器儀表行業的63.2%,上交利稅達4077萬元,占全市儀器儀表行業的72.3%。
一、企業發展狀況
1.整體而言,80年代企業生產處於低速增長。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1989年,其工業總產值為3.0億元,9年間1981—1989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5.6%,其中,“七五”前4年年均遞增為6.1%。年度間增長變化很大,有的年度出現負增長。1988年增長最快,達到20.2%,1989年出現負增長,速度比上年下降0.7%。
2.企業實力有所增強,固定資產總量中速增長。1989年,企業年末固定資產原值達2.76億元,9年間,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8.9%,其中,“七五”前4年年均遞增9.2%。由於固定資產的增長受項目有無和完成期限的影響,使其年度間的變化較大。1987年其增長為16%,為1986—1989年4年間各年中的最高點,1989年有所下降,為8.3%。但應注意的是:企業固定資產淨值程度呈下降態勢。1989年,固定資產淨值率為57.9%,比1980年下降了近4個百分點,比1985年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
二、企業效益狀況
1.企業銷售收入總量低速增長。1989年銷售收入總額為3.1億元,9年間,平均每年增長為6.7%,其中,“七五”前4年的年均增長低於平均增長速度,為5.7%。受市場消費需求變化的影響,這4年年度增長起伏很大,全距達19個百分點,1989年出現負增長,比上年減少3.7%。
2.企業實現利稅出現下降態勢。1989年實現利稅5619萬元,是1990年的1999年間,平均每年降低0.2%;“七五”前4年年均下降63%,大大超出9年的平均下降幅度。同時,此4年的實現利稅總量均低於1985年的水平,年度間的變化亦起伏很大,全距近27個百分點。
3.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1989年,這些企業的平均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8479.8元每人,比1980年的10818.6元7人提高了708%,9年間,平均年遞增6.1%,其中,“六五”期間提高較慢,5年間平均增長4.7%,“七五”前4年則增長較快,4年間平均增長7.9%。
在所調查的12個企業中,全員勞動生產率低於20000元義人的企業,1980年為83.3%,1985年為91.6%,1980年為8.3%,1985年為8.3%,1989年為33.3%,高於30000(含)元每人的企業,1980和1985年均為零,1989年則為23%。這些數據表明,近年來儀器儀表行業大中型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總體上確有提高。
4.企業物質消耗總體上基本保持下降的趨勢,個別指標、個別年份有所上升。全年綜合能耗,1986—1999年逐年下降,1989年總量為3.24萬噸標準煤,是1985年的84.5%,平均每年下降4.1%。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亦呈下降態勢,1999年為1.08噸,1985年為1.62噸,平均每年降低9.6%。
全年生產用電總量有所增長,萬元產值耗電則呈現下降態勢。1989年,全年生產用電總量達1825萬千瓦,時,4年間,平均每年遞增2.4%;萬元產值耗電量,1985年為700.8千瓦時,1989年為609.2千瓦每時,平均每年降低3.4%。
全年生產用水總量略有降低,萬元產值耗水下降幅度較大,但1989年有所回升。1989年,全年生產用水總量達248萬噸,為1985年的25.5%,1986—1989年的4年間年均下降29%。萬元產值耗水量,1989年為82.8噸,是1985年的76.2%,平均每年下降6.6%。
5.企業各種財務效果指標均呈下降趨勢,表明企業效益不能令人滿意。從所調查的數據看:
資金利稅率,1980年為34.8%,1985年為26.7%,1989年為13.2%;
銷售利潤率,1980年為30.4%,1985年為23.5%,198&年為14.4%;
百元資金(淨值)實現的工業總產值,1980年為102.7元,1985年為86.8元,1989年為70.2元。
百元資金(淨值)實現利潤,1980年為29.9元,1985年為?1.7元,1989年為9.0元。
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的工業總產值,1980年為147.7元,1985年為122.0元,1989年為108.6元;
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稅,1980年為50.0元,1985年為37.5元,1989年為20.4元;
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潤,1980年為43.0元,1985年為30.4元,1989年為13.9元;
百元工業總產值實現利稅,1980年為33.9元,1985年為30.8元,1989年為18.8元;
百元工資總額實現利稅,1980年為445.8元,1985年為358.1元,1989年為153.9元多;
百元工業總產值占用定額流動資金,1980年為57.3元,1985年為65.4元,1989年為89.0元。
三、企業成本狀況
1.企業成本總量有較快的增長,階段增長比較一致。1989年,所調查企業的工廠成本總量達2.8億元,9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0.7%,其中,“六五”期間年均遞增11.7%,“七五”前4年則為9.9%,兩個期間僅相差1.8個百分點。年度間增長幅度各不相同,起伏較大。1986—1989年間,1988年增長幅度最高,為21.7%,1989年增長幅度最低,為5.2%,全距達到16.5個百分點。
2.企業成本的各組成部分增長態勢與成本總量大體一致,但階段增長情況不一。9年間,原材料、燃料成本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0.9%,其中,“六五”期間年均增長11.9%,“七五”前4年平均增長為9.6%,相差2個百分點,人工成本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1.6%,階段增長起伏較大,“六五”期間年均增長8.3%,“七五”前4年平均增長為158%,相差7.5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9.7%,其中,“六五”期間年均增長較低,僅有5.1%,而“七五”前4年增幅較高,達到15.7%,是前者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