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大家都知道這是唐朝大文學家韓愈的《師說》,對於韓愈,你們了解多少呢?《聽穎師彈琴》,《雉帶箭》,《答張十一功曹》,《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調張籍》等等,都是他留下的大作。其實,我對他也不是很熟,隻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微妙感覺,很是喜愛他。
〈資治通鑒〉上記載,由於韓愈為官清廉,一身正氣,很“不識相”,總是直言上書,所以幾遭德宗、憲宗貶官。在被憲宗貶去廣東潮州(今廣東潮安)的時候,妻子兒女都被趕出京城,包括當時正臥病在床的12歲女兒,一路風雪奔波,病重的女兒受不了饑寒與病魔的折磨,悲慘的死去。妻子在漫天風雪中放聲大哭,韓愈欲哭無淚,隻有懷著悲痛的心情把女兒草草埋葬,繼續趕路。
於是乎,我冒出來一個想法。我要寫本書,名字就叫《吾自唐朝來》,讓韓愈那可憐的小女兒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