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們通知我,我的論文將在下周出來。”陸誌遠解釋完,看向陳勤農說道:“陳老師那還有一份電子版的期刊排版。”
“哦,我看看----”穀奇銘迫不及待地說道。
大致瀏覽一遍後,穀奇銘由衷地讚歎道:“嗯--不錯,以後動醫界也有了你的一席之地了,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成就很是了不得啊。”
與陳勤農的嚴肅不同,穀奇銘比較幽默爽朗,對於陸誌遠的優秀他會不加掩飾地誇讚,他知道,這不是運氣就能解釋的通的,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是永遠做不到這一步的。
“穀院士真是高估了我的成績,隻是發現了一種新病毒而已。”陸誌遠被麵前這個和善的老頭誇得不好意思了,他們都是行業的頂尖人物,才能算在相關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自己初來乍到,有些擔當不起。
“雖然新的病毒現在沒什麼作用,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呢?就像現在依然沒有滅絕的禽流感,如果不是早發現了相關病毒,怎麼可能及時應對?”
“還有03年肆虐全球的SARS,如果能早一點找到致病病毒,就能早一步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式,也就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穀奇銘認真地說道。
“所以《自然》期刊才這麼重視這個發現,再加上豬的身體機能很多與人類相似的地方,這個病毒也並不是不可能變異後傳染到人身上,當然,我希望永遠不要出現那一天。”穀奇銘推測道。
坐在一旁的陳勤農點點頭很是認同穀奇銘的說法,現在病毒變異的很快,誰知這個病毒的發現會不會成為未來拯救人類的關鍵點?
又閑聊了一會兒,穀奇銘就告辭了,他們的事務應接不暇,能抽出一些時間在這閑聊已經很不易了。
下午時分,陸誌遠得到確切消息,學院副院長孫海因濫用職權被撤職,嚴世華因監管不利將調離原職,隻是令他意外的是,這件事還牽扯出了學院黨委副書記丁世寬,因賄賂相關領導的他被紀檢部門帶走了----
隨後學院也做出了行動,王全和他的導師孫海一樣,都因濫用職權,而被警告,同時不得再擔任科技部部長。
黃有道隻是受到了警告,很多時候,國家都是抓大放小,因為大的都抓不完,哪有精力抓小的?
不過隨著國家的嚴厲反腐,相信不久的未來,小的也會被鏟除。
孫海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就是想發發威燒一把火嗎?怎麼就燒到自己身上了呢?
都怪王全那貨,人家是坑爹,他倒好,坑老師來了。
當嚴世華在陳勤農的壓力下提出調查此事時,孫海是又喜又憂,喜的是一向不拿正眼看自己的一把手竟然為了自己而頂住壓力支持自己。
不過孫海絕對是想多了,嚴世華這種政治老手,不會不分輕重,隻是突發情況在他意料之外,才導致現在的局麵----
而孫海傻傻分不清,恐怕現在還以為是自己連累了嚴世華,智商令人捉急,神仙也難救啊。
而憂的是,學院名望最高的陳勤農發出了嚴厲警告,自己這樣做會不會招致他的報複?
不過想到學院一把手都支持自己,孫海便壓下了心裏的擔憂,勇敢地調查下去,這一切普通學生是不知道的。
再次調查時,黃有道便選了幾個“鐵哥們”協助孫海調查,結果可想而知,在校紀委進駐學院之前,嚴世華他們又形成了二次開除陸誌遠的決定,這也導致事件進一步升級。
嚴世華其實是心存疑慮的,以他對陳勤農的了解,陸誌遠這樣的為人陳勤農沒理由保他,可事實就擺在眼前,他也沒什麼說的,萬一陳勤農看走眼了呢?可以說,這件事,黃有道也有著很大的“功勞”。
有時候事情往往是在多種巧合下形成了既定事實,否則缺少一個環節,事情都有可能得到另一種結果。
僥幸逃過一劫的黃有道也弄不明白,就是整個人,怎麼引起了這麼大的震動?
之前他聽說陸誌遠和王全在招新會上產生了矛盾,而他與王全都在學生會工作,二人也相識,在一次吃飯的時候,黃有道故意在王全麵前說陸誌遠如何的不遵守紀律,逃課,打架,樣樣全。
王全聽後,心思一動,便想著趁學風建設月好好整一整陸誌遠,於是讓黃有道將陸誌遠的名單報上來,隨後就添油加醋地交給了孫海----
隻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事件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先是孫海要開除陸誌遠,然後陳勤農強烈製止,再到圓滑的嚴世華支持,最後到校紀委的加入,這一切都不受控製的發展著----
當局中人驚醒時,才發現這一切是在某雙不為人知的幕後黑手操縱下朝著一定方向發展的,隻是他們醒悟的太遲了----
一名普通學生引起的官場震動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