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長白山(2 / 2)

“大……大先生!”

冷不丁的,身後傳來一道略顯沙啞的聲音,回過頭,竟是小段,他剛剛清醒,身體還極為虛弱,看到他走出來,我不免動容。

“你這是……”麵對小段,我也不知說什麼好。

小段尷尬地抿了抿嘴,道:“先前很多時候冒犯先生……我……我……我對不起先生!”

但見小段要跪下,不經意看到小段身後還杵著個螞蚱,我趕忙上前阻止他們兩個,並招呼魯鐵將二人攙扶起來,道:“過往種種,都已煙消雲散,我不記得,你們也別掛在心上。”

“可是先生,我……”小段悔恨地低下頭。

我嗬嗬笑道:“我還有要事辦,就不再耽擱了,如果我日後有幸路過你們的地頭,還望能討點水喝,嗬嗬!”

小段臉色一紅,重重點頭:“一定!一定!”

再次轉身離去,我心裏瞬間輕鬆許多,帶著眾人的祝福,我踏上了繼續尋找仙陀山的旅程,之前好不容易坐趟火車,卻鬧騰出了一大串子麻煩,這麼多天,都耽擱在幹飯盆裏,如果師父先一步趕到仙陀山,恐怕也該等急了吧……

長白山,據唐小豪普及的知識,長白山乃滿族的發祥地,其中有許多與滿族有關的神話傳說,當然,那隻是屬於愛新覺羅氏,而長白山的起源,並非叫“長白山”,《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長白山最初名不鹹山,到了漢朝《後漢書·東夷傳歲傳》記載:“……至昭帝始元五年,罷臨屯、真番,以並樂浪、玄菟。玄菟,複徙居句麗,自單單大嶺以東……其中的單單大嶺就是指長白山,魏朝時期改名為蓋馬大山,南北朝時期從太山,後由金世宗完顏雍改為長白山。

長白山如一條玉龍,橫亙在東北邊疆,它以美麗富饒令世人向往憧憬,以壯觀的景色吸引不少古今文人墨客在其間留下足跡。

近半個月後,我出現在長白山的山腳下。

遙望著前麵的一座白頭山峰,山腳是草木茂盛,其山頂卻是皚皚白雪,白,如凝脂白玉,按照當地人的說法,那白色的並非都是雪,很多是白色的浮石,如玉般晶瑩,少有一部分才有終年不化的積雪,而此山峰,正是長白山十六峰之一,玉雪峰!

因玉雪峰山勢重巒迭嶂、氣象端嚴,如冠冕形,所以也稱“冠冕峰”。

當地一老人告訴我,玉雪峰往北走,不久就能看到長白山天池,但當我問及仙陀山時,老人顯然沒聽懂,這個答案讓我極為無奈,就連當地人都說沒有這麼一座山,莫不是我來錯了地方?

不過就在我臨走之際,老人又提供給我一絲希望,山脈之中也有散居之人,或是群居村落,不妨問問,說不定還真有哪座山的前身,就叫那仙陀山呢。

被老人這麼一說,我頓時信心倍增,立刻腳下不停地向前趕路,進入山脈以來,山路卻是異常難走,還多有野獸出沒的蹤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則放慢了速度,緩步繞過玉雪峰,向天池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