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斷雷(十)(1 / 2)

劉老頭點了點頭,道:“他說的不錯,三個月來,我們雖然每天東奔西走的出場,但是卻沒有一天安生過的,這。。。這可不都是他們害得啊。。。”

我疑惑道:“他們?劉爺爺,他們是指誰?”

按照劉老頭所說,他們三個月來都沒有得安生,可是他們不過才來馬鞍村三天而已,那先前所見的兩個髒東西是大人的魂魄,而馬五郎家的卻是個鬼嬰,莫不是。。。莫不是這個村子並非隻有一個鬼嬰?!

可是也不對啊,他們既然已經被鬧了三個月,那他們之前是沒有來過馬鞍村的,這又是怎麼回事?

劉老頭輕歎一聲,繼續講述他們這個戲班子的遭遇,原來。。。

這個戲班子可是在山西一帶頗具盛名的鄉間折子戲“紅滿堂”,為什麼叫紅滿堂呢?這要追溯一下此地的習俗,那就是“掛紅”,鄉間有一“掛紅”之說,意思就是但凡戲班裏有哪個花旦、小生唱“紅”了,深受一方好譽,當地群眾就會當場給他鳴炮奏樂、披紅掛彩,這叫做“掛紅”,掛紅的人一般會當即產生一個極為惹眼的藝名,比如十二歲掛紅,那就叫“十二紅”,再比如以地名掛紅等等,掛紅之後有著莫大的好處,至少聲譽大振,以後再去別的地方出演,單單賞子就會翻幾番,而各地的群眾對此人的期望就會更加大了。

所謂“紅滿堂”,這也不是誇口,劉老頭說,他們戲班子九年前有個小生十四歲“掛紅”,緊接著第二年又有個小花旦十五歲“掛紅”,出了一個“十四紅”就已經是不得了,而後緊跟著又一個“十五紅”出現,那這個戲班子還不頂天了啊,劉老頭當時一高興,就把戲班子的名字“金滿堂”改成了“紅滿堂”,要說這也是實至名歸,誰人也不敢多加議論,就是攀交還來不及呢。

此事的關鍵,就是這個“十四紅”和“十五紅”,十四歲紅起來的小生崔玉生,那長得是活脫脫的潘安在世,俊美之貌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再說這個十五歲紅起來的小花旦桂玉枝,這些都是他們的藝名,話說唱戲的進入戲行後都會由師父傳授藝名,藝名定下那就是永生永世的叫法,桂玉枝正值蓓蕾年華,長得那是粉雕玉琢,自從民國以後,群眾默認了女子也可唱戲謀生後,這個桂玉枝可謂是台上台下都是屈指可數的美人胚子,豆蔻年華都這麼俊俏,那長大了還了得,所以,戲班裏的人都戲稱這兩個掛紅小人兒乃是金童玉女轉世,長大了可不得走到一起。

結果正如大家所期望的的,二人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幾乎各自都能撐起半邊天,既有才又有貌,郎才女貌形容他們兩個實在是恰到好處,二人情定終身,劉老頭身為班主,自然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隻期望他們以後能好好把這個戲班子帶上更大的地兒露露臉,但。。。

凡事總是會有壞的一麵,女人可以一心一意相中一個男人一生,但是一個既出眾又惹眼的男人呢?再說戲班裏又不是隻有桂玉枝一人,自從戲班子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後,新加入的青年才俊也不逞多讓,自然有很多貌美如花的小女子吸引眼球,所謂一家女子百家看,但女子隻有一顆芳心,而這顆芳心隻寄托在名聲在外的“十四紅”身上,那就是剛入行不久的閨門旦小玉玉,在崔玉生和桂玉枝深受行內人祝福的同時,小玉玉卻一直沒有停下那顆思念至深的癡心,經常有意或是借故請教崔玉生刷花槍和丟手帕,並每日天不亮就向崔玉生請教練聲,這個請教,可是足足請教了三年之久。

這樣的情況就是瞎子也能看出來,小玉玉深深暗戀著崔玉生,那桂玉枝卻是個通情達理之人,認為自己還是有足夠甚至壓迫性的優勢勝過小玉玉的,而崔玉生果然一如既往的和桂玉枝郎情妾意,並讓桂玉枝放心,隻不過是把小玉玉當成小妹妹看待,桂玉枝一時默認了這樣的關係,直到崔玉生和小玉玉的風流事被戲班裏的人傳的沸沸揚揚的時候,桂玉枝恍然醒悟。

一日,崔玉生借著酒勁走進桂玉枝的房間,和桂玉枝坦誠他已經和小玉玉好上了,這一生也不會再回頭了,並且也不想再回頭了,桂玉枝當即流著眼淚告訴崔玉生,她已經懷了他的孩子,崔玉生滿身的酒勁渾然一醒,如懸崖勒馬、浪子回頭,“撲通”跪在桂玉枝的身前發誓,發誓一定甩了小玉玉,並連哄帶騙把桂玉枝攬進懷裏。。。

說到這裏,劉老頭的眼眶微微紅潤,我心裏也泛起驚濤駭浪,不住地問著自己的內心,世間真有這樣的奇事嗎?真有這樣的奇情嗎?如果故事隻到這裏,那我隻能輕歎一聲,並暗暗祝福崔玉生和桂玉枝花好月圓,和好如初,幸福一生,但。。。事與願違,往往在極其美好的一麵之後,總是會有讓人極其不忍看到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