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治療傳染科疾病的秘驗方76首(1 / 3)

小兒麻痹症

◆滑石甘草粉治小兒麻痹

滑石180克,金銀花3克,藿香6克,薄荷3克,甘草30克。共為細粉。1日服1次,白開水衝服,連服3日。隔1日後再服3日。1~3歲每次3克;4~7歲每次6克;8~14歲每次9克。如鄰近有患者可多服數次。本方用於預防小兒麻痹。

◆丹參公雞湯治小兒麻痹

小公雞肉100克,白龍須15克,海龍5克,丹參15克。水煎內服,1劑服2~3天,每日3次,兌酒飲,吃肉喝湯。本方有清邪毒、活血化瘀、強筋補腎、扶正祛邪的功效。一般患者服藥30~60天,病情漸好轉。

◆豹子骨當歸湯治小兒麻痹

豹子骨5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肉桂5克。水煎內服,1劑服2天,日服3次,兌酒飲。本方具有補腎強筋、活血養血等功效。一般病例,服藥30~60日,病情漸好轉。

◆荊芥薑酒方治小兒麻痹

荊芥、陳艾、石菖蒲、生薑、蔥白各等份。將藥放入酒中火上加熱後,布包輕輕揉搽全身,再用蔥頭頂囟門,沿背脊至足遍搽數次。

麻疹

◆臘梅綠豆粉治麻疹

臘梅花、綠豆粉各等份。共研細粉,每服1.5克,在麻疹流行時每日服1次,連服7日。用於預防麻疹。

◆夏枯草治麻疹

夏枯草。按年齡體質,每次可用15~60克泡茶喝。1日服3次,服1日可防1周,過1周再服1日,每月服3日。每年春、夏、冬各服1個月,每月服3天,可不受麻疹感染。連服3~4年,可終身不患麻疹。

◆紫草根治麻疹

紫草根(即紅條紫草)3克,生甘草1.5克。共為末和勻,用水半碗,煎散至水開,經3~5分鍾後去渣,作1次溫服。以上為周歲內小兒每日1次服量。1~3周歲,每日服2次,3~6周歲,每日3服,6~12周,每日4服,均1次煎成服完。用水量可按量略增。連服3日,預防有效期1個月。

◆紫草根白術治麻疹

紫草根,白術。水煎,按下列劑量1次服完,每周服1次:1~2歲的紫草根9~12克、白術4.5克。3~4歲的紫草根12~15克、白術6~9克。5~6歲的紫草根15~18克、白術9克。用於預防麻疹。

◆六月雪酸蘿卜治麻疹

六月雪20克,酸蘿卜適量。六月雪煎水當茶飲。酸蘿卜煮熱後適溫外擦胸腹部。用於麻疹高熱不退,咳嗽,呼吸困難。出現末梢循環衰竭時,用酸蘿卜加熱外擦胸腹部。

◆僵蠶白水牛角治麻疹

僵蠶2克,白水牛角10克,紫草6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日服3次。本方具有清熱解毒、通竅透疹等功效。患兒服藥2~3劑,病情明顯好轉。

◆芫荽治麻疹

芫荽菜(即香菜)500克。水燒開後下芫荽菜煮1~2沸,將水置於小盆內,先熏後洗手足,麻疹自然透出。亦可用香菜(或香菜子)9克,水煎內服,以透發麻疹。此法用於麻疹應出不出,或疹出不透者。芫荽菜用量可視小兒大小增減。煮時不必多煮,利用其氣先熏患兒,然後用浸藥液的濕毛巾敷擦手足或全身,使之微微汗出,疹即易透。

◆蕎麵雞蛋清搓身治麻疹失音

蕎麵60克,雞蛋清1個。將蕎麵、雞蛋清調和一處。揉成麵塊,如核桃大,再加香油少許,在患兒周身揉搓,先搓前胸和後背,以皮膚潮紅為度。1日搓3次,每次30分鍾。搓後患兒逐漸安靜入睡,喘減輕或消失。如搓後疹子當時不出,次日即可出齊。用於麻疹失音。

◆雄黃大棗治麻疹

雄黃0.9克,大紅棗1枚,冰片0.3克。大棗去核,將雄黃、冰片裝入棗內,青麻束紮;用鐵條的一端穿棗,用豆油燈燒,燒至棗冒白煙為度,再把棗研成細末。每天搽患處3~4次。忌食有刺激性食物及魚、羊肉等。用於麻疹恢複期口臭,牙齦潰爛,黑紫色。

◆黑豆治麻疹

黑豆1000克,槐樹枝1把。用瓷壇1個(大小以恰好裝滿黑豆為佳),將黑豆裝入,再將槐枝剪成10厘米長的小節,並排塞緊壇口,然後再用搪瓷茶缸1隻,將瓷壇倒扣在茶缸口內,放在掘好的0.67米深的土坑中央,周圍用碎草塞滿,點燃。24小時取出,茶缸內即有黑油,貯存備用。用棉花蘸黑豆油搓擦患處。每天搓2~3次,連用半月即愈。用於麻疹後皮膚發癢起疹,抓破出血如瘡,每年入春即發,秋涼收沒,可能十年八年,甚至終身不愈者。

◆瓜蔞梨治麻疹

瓜蔞皮1個(炒焦為末),梨1個。將梨挖一孔,入瓜蔞末在內,用麵包裹燒熟,將梨分3次吃完。2歲小兒2天吃1個。用於麻疹後咳嗽年久不愈。

百日咳

◆白茅根治百日咳

白茅根20克。以根入藥,水煎兌蜂蜜服,每日3次,每日1劑。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潤肺補腎、止咳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茅根有利尿、抗菌作用。彝醫治療百日咳,肺熱咳嗽療效確切。

◆蘿卜汁治百日咳

紅蘿卜,白糖。紅蘿卜洗淨,搗成泥取汁,用白糖蒸開,溫服。又方:用白蘿卜汁加飴糖蒸熟服用。

◆大梨治百日咳

大梨1個,麻黃0.3~0.6克。將梨挖去心,麻黃裝入蓋緊,放鍋中蒸熟,去麻黃食梨湯及梨。也可將梨1隻挖去心,裝入橘紅6克,水煎服。或者梨1隻挖去心,裝入川貝末3克,蒸熟食用,茅根湯送下。

◆貝母蘿卜雞

半大雞1隻,貝母3克,白蘿卜100克。將雞處死去毛除內髒,蘿卜切片、貝母研細。把蘿卜和貝母填入雞腹內封口蒸2小時食之,早、晚各食一半。《明代彝醫書》記載雞肉有治久咳的功效,雞肉入肺經。本方長期流傳於彝族民間,應用極廣。治療咳嗽日久,胸痛。包括百日咳、氣管炎、支氣管炎、胸膜炎等呼吸係統疾病,效果好。

◆百部治百日咳

百部500克。水1500毫升,將百部熬取濃汁500毫升,用布濾過去渣,加白糖或紅糖500克,再微熬攪勻,1日服3次,每次1匙。此為5~6歲用量,小兒酌減。

◆露蜂房治百日咳

露蜂房1隻。先用開水泡4~5次,至無紅湯為止,用清水數次,然後用紗布包好,加水2碗,煎數沸後加冰糖30克再煎取汁,待溫頓服。

◆大蒜枇杷葉湯治百日咳

枇杷葉30克(洗去淨毛),大蒜60克(切片)。將枇杷葉先煎湯,以蒜頭加開水浸半小時,濾過後,加上枇杷葉湯,和蜂蜜調服。未滿1歲的患兒4小時服1匙;5~10歲的4小時服3匙,連服1周。

◆罌粟殼貝母治百日咳

罌粟殼5克,甘草2克,貝母1克,冰糖20克。以上3味藥加冰糖研成細粉,開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2~3克。或水煎3次過濾,加冰糖製成30毫升糖漿內服,每日3次,每次5毫升。本方在維吾爾族民間驗方的基礎上研製而成,對百日咳療效較佳。

◆大蒜治百日咳

大蒜去皮30克,白糖120克。將大蒜打成蒜泥,加入白糖和開水500毫升,攪拌澄清,取澄清液另放待服。每日3~4次,每次2匙。此方各地應用較廣,服量按患兒年齡酌情增減。

◆車前草百部湯治百日咳

車前草、炙百部、川木瓜、萊菔子各9克,廣陳皮6克。以上5味用水2碗煎成小半碗,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連服5~7天。以上分量乃8~10歲標準。

◆金錢草蛋花湯治百日咳

金錢草1把,雞蛋3個,蜂蜜180克。金錢草熬水,每次調1個雞蛋。加入蜂蜜,用熬好的金錢草水衝在雞蛋碗內,調蜂蜜蛋花湯服,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