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防風甘草茶治風寒感冒
防風6克,甘草3克。平時泡茶飲。可辛溫解表,發散風寒,適用於風寒感冒。
◆神仙粥治風寒感冒
糯米100克,蔥白、生薑各20克,食醋30毫升。先將糯米煮成粥,再把蔥薑搗爛下粥內沸後煮5分鍾,然後倒入醋,立即起鍋。趁熱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藥力。15分鍾後便覺胃中熱氣升騰,遍體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4次即愈。發表解毒,祛風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惡寒怕冷無汗,脈緊,其效甚佳。有人寫詩讚曰:“一把糯米煮成粥,七根蔥白七片薑,煮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按語:風熱感冒者不宜服用。
◆蘇葉羌活茶治風寒感冒
蘇葉、羌活、茶葉各9克。熬水代茶。可解表散寒,適用於外感風寒,症見鼻塞、流清涕,頭痛、惡寒不發熱者。
◆蒼術泡水防感冒
蒼術15克,川芎、雄黃各6克,甘草4.5克。將上藥裝在白布袋中,投入水缸內,平時可用此水做飯。用於預防感冒。
◆銀花山楂湯治風熱感冒
銀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將銀花與山楂放入沙鍋內,加水置旺火上燒沸,3~5分鍾後,將藥液濾入碗內。再加水煎熬一次後濾出藥液。將兩次藥液合並,放入蜂蜜攪勻。服用時溫熱,可隨時飲用。清熱解毒,散風止痛。治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頭痛、口渴等。
◆蔥豉黃酒湯解表和中
全蔥30克,淡豆豉20克,黃酒50克。先將豆豉放入沙鍋內加水一小碗,煮10餘分鍾,再把洗淨切段的蔥(帶須)放入,繼續煮5分鍾。然後加黃酒,立即出鍋。趁熱頓飲,注意避風寒。解表祛風,發散風寒,溫中降逆。治風寒感冒,症見發熱、頭痛、虛煩、無汗、嘔吐、泄瀉等。
◆絲瓜根煎治產後感冒
絲瓜根(俗名天蘿根)120克。水煎服。本方適用於產後感冒。
◆蔥根煎治傷風感冒
蔥根3個,紅糖15克。將蔥根水煎取液,衝紅糖服。本方有清熱止痛作用,對傷風感冒有較好的療效。
◆西瓜番茄汁治夏季感冒
西瓜、番茄各適量。西瓜取瓤,去子,用紗布絞擠汁液。番茄先用沸水燙,剝去皮,去子,也用紗布絞擠汁液。二汁合並,代茶飲用。清熱解毒,祛暑化濕。治夏季感冒,症見發熱、口渴、煩躁、小便赤熱、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
咳嗽
◆石膏甘草水治咳嗽
生石膏60克,炙甘草15克。上藥共研末,生薑水和蜜調服9克。本方用於肺熱咳嗽。
◆芥菜薑湯祛痰止咳
鮮芥菜80克,鮮薑10克,鹽少許。將芥菜洗淨後切成小塊,生薑切片,加清水4碗煎至2碗,以食鹽調味。每日分2次服,連用3日見效。宣肺止咳,疏風散寒。治風寒咳嗽,伴頭痛鼻塞、四肢酸痛等。
◆瓜蔞化痰止咳
瓜蔞1個,牛蒡子120克。上藥共研細末,每次以酒送下9克。又方:瓜蔞、黃芩各3克,水煎服。可化痰清熱止咳,用於治輕咳多痰。
◆白蘿卜蜂蜜治風寒咳嗽
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將蘿卜洗淨,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發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茅根麥冬茶治幹咳
茅根15克,麥冬30克。水煎加冰糖,當茶飲。本方適應於幹咳吐血者。
◆胡桃仁蜂蜜茶療陰虛咳嗽
胡桃仁20克。將胡桃仁搗爛加入適量蜂蜜,溫開水服下。每日早晚各服1次。本方具補腎潤肺,收斂腎氣的作用。故對腎肺陰虛所致咳嗽、氣喘之症有止咳定喘的功效。
按語:痰熱喘咳忌服。
◆鮮梨貝母治咳嗽肺癰
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早晚分食。清熱化痰,散結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癰,症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幹、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玄參胖大海治咳嗽音啞
玄參、胖大海各9克,冰糖15克。水煎服。本方用於咳嗽音啞。
◆白果龍眼肉止咳嗽音啞
白果9克,龍眼肉12克,白糖15克。水煎服。本方用於咳嗽音啞。
◆燕窩銀耳治幹咳盜汗
燕窩10克,銀耳15克,冰糖適量。將燕窩先用清水涮1遍,再放入熱水中浸泡3~4小時,然後擇去毛絨,再放入熱水中泡1小時即可取用。銀耳用清水浸泡1小時即成。用瓷罐或蓋碗盛入燕窩、銀耳、冰糖,隔水燉熟。服食。補虛損、養肺陰、退虛熱。治幹咳、盜汗或肺陰虛等。
◆幹薑膏止久咳不愈
飴糖150克,豬油170克,幹薑40克。將幹薑研細末,同飴糖、豬油用文火熬之,攪拌均勻,即可服用。每日3次,每次1匙,飯後服用。本方對久咳不愈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