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詩人的心靈中噴出芳香(1 / 1)

鄒獲帆

詩,它不完全是屬於聽覺的,隻有音韻的鏗鏘是不夠的。

詩,它不完全是屬於視覺的,隻有格律的整齊是不夠的。

當我們並沒有感情的充沛,並沒有構思的優美,而單純求助於音韻和格律時,正像要偽造詩的護照,敷衍成章。我發現了音韻和格律也可以組成騙局,也可以使詩人苟且怠惰。

而詩,又要讓我們“驚醒起來,感奮起來”。詩還要推動稱們“走向團結和鬥爭,實行改造自己的環境”。如果你自己都不動感情,怎麼能感動他人。如果你自己都構思不圓,思想境地不高,怎能令人擊節者再,怎能令人驚醒和感奮。所以詩應該從詩人的心靈中噴出芳香,而不要用紙紮的花欺騙讀者。

我讀了詩人屈文餛即將出版的《邊地樂舞》這部約有近百首的西部抒情詩集,感到這些詩是作者從生活中得來的,而且是力圖不隻是從音韻和格律上下功夫,並且是力圖以感情動人,以生活所賦予的生動材料,而蘸和著作者的情思來獻給讀者的。如像《我在故土裏歌唱》寫道:

故鄉啊

我是你土裏的

蚯蚓

為了你,我一輩子

暗暗地摸索

悄悄地活著

但他並沒有隻是這麼“摸索著”、“活著”,而是從這平麵一躍騰起,唱著。

給你紮掙了幾千年的僵土

鬆一口氣

就是我最大的歡樂

我隻想

用柔軟的生命

包攬黑夜

不讓它再蒙住你

明天的眼睛和耳朵

這就唱出了詩人的心靈,也就是“詩言誌”吧。

當然,我還希望詩人做更多的努力,更高的追求,使得每一篇都有獨到之處,都能深刻動人。

1990年夏寫於北京

李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