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世界為你移動嗎(2)(2 / 3)

大神因為無法再懲罰西緒弗斯,就放他回了天庭。

人生感悟:個人能透視自己的命運,掌握自己的命運,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難的,則是把命運轉換成使命,因為,使命的含義要超過神話中的內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謀求出路,它還要在感受到失敗痛苦中,去替人類、替世界創造快樂與幸福。

“一事無成”的偉人

我們都知道,達·芬奇是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家,同時是畫家、雕刻家、建築師、工程師、音樂家、哲學家、科學家,他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幾個世紀,其代表作品《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成為人類曆史的經典作品。

但是有件關於達·芬奇的小事知者甚少。1519年,當時達·芬奇客居法國,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眼看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多,很多理想都不能實現,他很痛苦地對身邊的人說,我這一生不過是一次酣睡罷了,我一生一事無成。同樣還有一位我們所熟知的荷蘭傑出畫家凡高,其作品《向日葵》也為世人所推崇,許多作品都是價值連城。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同樣為自己沒有事業而痛苦。在此之前,他燒掉了很多自己辛苦創作出的作品,因為離心中的“傑出”相差太遠。當生命即將落下帷幕時,他對自己的弟弟說,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無成。

就是這樣兩個認為自己一事無成而痛苦的人,幾百年來一直影響著整個世界,成為全人類的自豪和驕傲。一個取得了傑出成就的人,說自己的一生一事無成,絕對不是矯情和謙虛,是因為他們心中的目標更加宏偉,對自己的要求更苛刻,在完美基礎上追求更加完美。我想,這也許正是他們名垂青史的原因吧。

我們中的許多人,本來也很有才華,但是為什麼一生平庸一事無成?有了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有了一點小收獲就妄自尊大,剛剛走了幾步路就以為海闊天空了,就不可一世了,所有的才華都淹沒在驕傲自大裏,都被自己扼殺在了搖籃裏。

人生感悟:對踏在腳下的山岡不以為意,對一時的坎坷和逆境不屑一顧,那才是能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勇士,是站在人類肩膀眺望的偉人。

你總有一點是有用的

一個貧困潦倒的青年到巴黎找工作,他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自己找一份差事糊口。

“精通數學嗎?”父親的朋友問。

青年惶惑地搖頭。

“曆史、地理怎麼樣?”

青年還是羞澀地搖頭。

“那麼法律呢?”

青年窘迫得無地自容。

“會計怎麼樣?”

父親的朋友接二連三地發問,青年隻能無奈地搖頭———自己似乎一無所長。青年暗自咒罵自己:“真是一頭蠢驢!”

青年最後氣餒地寫下自己的住址就走了,身後卻傳來父親朋友驚喜的聲音:“你的字寫得蠻好的嘛,這可是長處哇!”

青年受到鼓舞:寫好字也能有飯吃,那寫文章呢?後來,青年寫出了享譽世界的大作。他就是家喻戶曉、大名鼎鼎的法國18世紀的著名作家大仲馬。

人生感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隻要你不自卑,當有心人,自己栽培自己,自己造就自己,自己成全自己,充分利用你自有的“資源”,將有用之處“發揚光大”,也能放飛你的理想與期冀!

一條魚眼中的海

有一條魚在很小的時候便被捕上了岸,打魚的人看它大小,而且很美麗,便把它當禮物送給了女兒。小女孩把它放在一個魚缸裏養起來,每天它遊來遊去總會碰到魚缸的內壁,心裏便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

後來魚越長越大,在魚缸裏轉身都困難了,女孩就給它換了更大的魚缸,它又可以遊來遊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魚缸的內壁,它暢快的心情就會黯淡下來。它有些討厭這種原地轉圈的生活了,索性靜靜地懸浮在水中,不遊也不動,甚至連食物也不怎麼吃了。女孩見它很可憐,便把它放回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