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依言而行,不料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彎曲的弧形,劃過半邊的水田。
他又虛心地請教老農,老農不耐煩地問他:“您的眼光是否盯住一樣東西?”
博士答道:“有啊,我盯住那邊吃草的那頭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啊!”
老農:“水牛邊吃草邊走,而你插的秧苗也跟著移動,你想,這道弧形是怎麼來的?”
博士恍然大悟。
成功的果實,如同田裏的秧苗。你願意擁有一個縱橫排列整齊的漂亮成果,還是參差不齊、扭曲歪斜的結果?沒有大到不能完成的夢想,也沒有小到不值得設立的目標。
在開始偉大誌業的起點,懂得確立每一個裏程的目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目標的人生,或目標不斷漂移的人生,所得到的成果將如博士所插的秧苗一般。
明確的目標是夢想實現的階梯。將你亟須達成的目標列出來、寫下來,讓它隨時出現在你的眼前,出現在你每天看得到的任何事情上,口中念著它,心裏想著它,每天至少重複20次以上。
人生感悟:讓你的目標進入潛意識中,然後不斷地行動,朝著確切的目標行動,才有成功的希望。
烏龜與兔子的又一場比賽
烏龜與兔子也開始經商了,它們都選擇了釀酒業,看誰釀的酒好,誰賣的錢多。
兔子的動作很快,一天過去後,它已經開始喝自己釀出來的酒,看到烏龜還在慢騰騰地釀酒,兔子一邊嘲笑烏龜,一邊將自己釀出來的酒拿到集市上去賣。
但是,它的酒味道又酸又澀,一壇也賣不出去,兔子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而此時,烏龜的酒剛剛釀好,酒香撲鼻,還沒有等烏龜拿到市集上,就已被聞香而至的客人買得一幹二淨了。
人生感悟: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規劃,釀酒不同於跑步,要的是贏利,而不是快速。
方式一換就來錢
一位雙目失明的乞丐迎風站立在一條繁華大街上,脖子上掛著木牌,上麵寫著“可憐可憐一個自幼失明的人吧!”可是半天下來卻沒有幾個人在他麵前駐足、施舍。這時,一位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可以給你點別的,也許對你同樣有用。”說完,他便隨手劃掉那木牌上的字,重新寫了一句話。隨後的情況是,乞丐麵前不斷有人停步、撂錢。那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後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的究竟是什麼呢?”詩人笑笑念給他聽:“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人生感悟:有時候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將會換來完全不同的結果。遇到困難的時候,千萬不要自暴自棄,試著換種方式,也許就會改變一切。
未凝固的水泥地麵
1899年,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士聯邦工業大學就讀時,他的導師是數學家明可夫斯基。由於愛因斯坦肯動腦,愛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賞識。師徒二人經常在一起探討科學、哲學和人生。有一次,愛因斯坦突發奇想,問明可夫斯基:“一個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樣才能在科學領域和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閃光的足跡,做出自己的傑出貢獻呢?”
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被問住了,直到三天後,他才興衝衝找到愛因斯坦,非常興奮地說:“你那天提的問題我終於有了答案!
“什麼答案?”愛因斯坦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快告訴我呀!”明可夫斯基支吾了一陣,怎麼也說不明白,便索性拉起愛因斯坦朝一處建築工地走去。他們徑直踏上了建築工人們剛剛鋪平的水泥地麵。愛因斯坦被弄得一頭霧水,非常不解地問明可夫斯基:“老師,您這不是領我誤入歧途嗎?”
“對,歧途!”明可夫斯基顧不得別人的指責,專注地說,“看到了吧?隻有這樣的‘歧途’,才能留下深深的足跡!隻有新的領域和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腳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麵,那些被無數腳步涉足的地方,別想再踩出腳印來……”
聽到這裏,愛因斯坦沉思良久,感激地對明可夫斯基說:“老師,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從此,一種強烈的創新和開拓意識,開始主導著愛因斯坦的思維和行動。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從來不記憶和思考詞典、手冊裏的東西,我的腦袋隻用來記憶和思考那些還沒載入書本的東西。”
在愛因斯坦走出校園,初涉世事的幾年裏,他作為伯爾尼專利局裏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的三個未知領域裏,大膽而果斷地挑戰並突破了牛頓力學。在他剛剛26歲的時候,就提出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在科學史上留下了深深的閃光的足跡。
人生感悟:那段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麵,啟發了愛因斯坦的創新和探索精神。其實,在人類社會和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各式各樣的“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麵”,等待著人們踩出新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