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抱著理想中的幸福四處尋找,得到的常常是遺憾、失望和痛苦。
莫非,幸福真是那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其實,幸福是實實在在的,它就在我們身邊。家人身體健康就是幸福,老人牽手夕陽下就是幸福,孩童活潑可愛就是幸福……無所事事是一種空虛的痛苦,日理萬機有時也是一種充實的幸福。幸福有時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人生感悟:或許幸福隻是戀人開心的笑容,隻是一朵喜愛的玫瑰,隻是幾聲悅耳的鳥鳴……隻要珍惜它,用心去感受它,幸福就在我們心中,在我們手裏,在我們身邊。
與快樂簽約
隻要你擁有一顆平常心,就能夠從每一個生活細節中發現快樂的元素,並乘著快樂的翅膀飛向快樂王國……有這樣一個故事:在通往山外的小村口,有一位七旬的老者,他在路邊擺了一個茶攤,路人累了就在他那喝水,休息後離去。老人從不收路人一分錢。不少人都笑他傻,老人卻哈哈一笑:“你們沒有看見過路人喝了甘甜的山泉後離去時有多快樂,他們都對我心存感激,雖然我沒賺一分錢,但我卻賺到了快樂。快樂可是無價的啊!”眾人啞然,皆有所悟,原來奉獻的背後就是快樂。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隻有付出,你才能獲得快樂。
哲人認為,快樂是一種心境,就看你能否把握住自己。智者之所以笑口常開,關健在於他擁有一顆平常心,能夠從每一個生活細節中發現快樂的元素,並乘著快樂的翅膀飛向快樂王國。我們許多人之所以認為人生煩惱太多,失意太多,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平常心態,不能正視工作與生活的考驗,好高騖遠,私心太重,一旦出現一點兒失意就怨天尤人,快樂自然也就無影無蹤了。其實,人生沒有解不開的結,跨不過的坎,快樂無處不在,就看你能否發現快樂,把握快樂。悲苦憂憤是一生,笑口常開也是一生,為什麼不選擇快樂的人生呢?
人生感悟:那麼,與快樂簽約,找準自己的位置,擺正心態,向著快樂出發,真真切切過好每一天。這樣一來,你除了擁有快樂外,必然還能收獲一份充實的人生。
等待花開
小沙彌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得到了一粒種子,給他種子的禪師說這是善之花,有緣的人等到花開的那日便可以悟道成佛。果然是一顆神奇的種子,它很快就生根發芽,抽出兩片長長的葉子,長成了一株蘭草的模樣。然而過了花開的季節,它仍然是一片翠綠。小沙彌心中並不惱,反愈見誠篤:太過容易怎能了悟真道!
一年又一年,小沙彌漸漸長高長大,善之花的枝葉卻仍像第一年的光景,不曾有任何變化,甚至也不隨四季的更替,隻是一味地青碧嫩綠。環境卻起了很大的變化,綠色越來越少,水源越來越遠,風沙日益猖獗,香火日漸冷落。到後來,寺裏隻剩下小沙彌一個人。小沙彌每天要走20裏路化緣,走10裏路挑水。
一日,小沙彌化緣途中見一老翁僵臥道旁。小沙彌緊向前扶起施救,疑是饑餓所致。果然,一缽粥飯食盡,老翁漸有了力氣,原來老翁迷路至此,已有三日不曾飲食。小沙彌待老翁元氣恢複,便仔細指點方向,目送老翁身影融入脈脈餘暉。一進寺院門,小沙彌就感覺到了花開的氣息。仔細端詳時,果然兩片葉子的根部都有一粒蓓蕾探出頭來。小沙彌欣喜之下,忘記了自己還不曾吃飯。夜裏,小沙彌依稀看見善之花的花瓣綻開時像極了蓮花。水井越來越深了。小沙彌挑水回來的路上,常有一群烏鴉跟隨盤旋。小沙彌心知其意,便常常棄了擔子,走遠幾步,待烏鴉們飲過了再趕路。到後來烏鴉們不再畏懼,就落在桶沿上,任由小沙彌挑了邊走邊飲。烏鴉們飲過,小沙彌還會把沿途僅有的幾棵小草逐一澆灌。這樣回到寺院,剩下的水就隻夠給善之花了。好在善之花所求並不多,蓓蕾日漸一日地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