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哲學教授的考題(2)(3 / 3)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會淋濕而沒有摔傷呢?”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穩的地方走,所以就沒摔傷。”

然後,他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沒有淋濕而是摔傷了呢?”

拿拐杖的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雨傘,便揀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麼常常跌跤。”

第三個旅行者聽後笑笑,說:“這就是為什麼你們拿傘的淋濕了,拿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細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於你們有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

人生感悟: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

自我暗示的魔力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首先,他讓10個人穿過一間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導下,這10個人都成功地穿了過去。然後,心理學家打開房內的一盞燈,在昏黃的燈光下,這些人看清了房子內的一切,都驚出一身冷汗,這間房子的地麵是一個大水池,水池裏有十幾條大鱷魚,水池上方有一座窄窄的小木橋,剛才他們就是從小木橋上走過來的。心理學家問:“現在,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再次穿過這間房子呢?”沒有人回答。過了很久,有3個人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小心翼冀地過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許多倍;另一個顫巍巍地踏上小木橋,走到一半時,竟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第三個剛走幾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動半步。

心理學家又打開房內的另外9盞燈,燈光把房裏照得如同白晝,這時,他們看見小木橋下方裝有一張安全網,由於網線顏色極淺,他們剛才根本沒有看見,“你們誰願意現在通過這座小橋呢?”心理學家問道。這次又有5個人站了出來。“你們為何不願意呢?”心理學家問剩下的兩個人。“這張安全網牢固嗎?”這兩個人異口同聲地反問道。

人生感悟:很多時候,成功就像通過這座小木橋,失敗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周圍環境的威懾。

背後的道理

智者有兩個徒弟。一次,他們看到屋裏飛進一隻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飛,卻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擋住了,一次次徒勞地摔下來。

徒弟甲說:“這隻蜜蜂真是愚蠢呀,既然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為什麼還要作努力呢?它這樣做,即使飛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從中得到領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強求,該放手時就放手。

徒弟乙說:“這隻蜜蜂真頑強,它那麼勇敢,失敗了也不屈服。”

他也從中得到啟示:做人就應該像蜜蜂那樣,鍥而不舍,敗而不餒,百折不回。

於是,兩人爭執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他們隻好去找智者來評理:“我們的觀點,究竟誰的才是正確的呢?”

智者說:“你們誰都沒錯。”

兩個徒弟不解,心想,怎麼可能兩種觀點都對呢?難道師傅是故意做好人,不讓我們再爭執?

智者早就看出了他們的心思,他微笑著,拿出一塊大餅,吩咐他們把大餅居中切開。徒弟二人照做了。智者問:“這兩半塊餅,你們說哪半塊好,哪半塊不好?”

他們回答不出。

智者說:“你們總是看到相異的地方,而沒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異,掩蓋了質的相同。”

徒弟二人一下醒悟過來了: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麵,本來沒有絕對的是非問題。

人生感悟:世上萬物也是如此,許多表麵看似相同的東西,可能是相殊甚遠;而表麵相殊的東西,倒可能本質相同。生活中的不少錯誤,有時就是因為看不到這一點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