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王爺和巴根台軟硬兼施,波斯軍團兩代統帥沒有解決的問題,他們一個下午就解決了。所有的外高加索貴族,都屈服了。為了解決與蒙古軍隊協同作戰的問題,巴根台給每個貴族都配備了一個參謀團隊,幕僚之長蒙古稱為達魯花赤。名義上是幫助各個貴族更好的指揮作戰,實際上,這些參謀軍官都是政保總局的特工。
當晚,巴根台就把這些人打發走了,命令他們在8天之內必須趕到卡爾斯前線,否則軍法從事。
第二天一早,司令部就發布了出征命令,南征艦隊將向特拉布宗前進,占領特拉布宗城。全艦隊分為兩部分,第一巡洋艦戰隊由黑海艦隊總司令兀良哈台指揮,前出20公裏,搜索特拉布宗方向之敵。第二戰列艦戰隊為主力艦隊,掩護著登陸艦及補給艦、醫療艦在第一戰隊後方,由忽必烈王爺親自指揮,實際指揮者是巴根台。
第一戰隊分為4個分艦隊,每分艦隊5艘阿蘭豁阿級巡洋艦。第一戰隊第一分艦隊前出10公裏,搜索前進航道上的敵船,由第一戰隊參謀長伯牙烏部的班都察指揮。第一戰隊主力3個分艦隊呈三列縱隊前進,兀良哈台坐鎮墜後的指揮艦,掌握第一戰隊全局。
上午8時,巴特爾級零三號旗艦上升起了戰旗,全艦隊拔錨起航。巴統港距離特拉布宗港直線距離150公裏,但是由於逆風,艦隊隻能貼著海岸線呈之字型航線前進。先進高效的風帆組合,合理的船型使艦隊即使在逆風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4.5節的高速。如果第一戰隊發揮出最高速度,逆風能夠達到6節!這在順風最快隻有4節的風帆航海時代,這是逆天的存在。
班都察第一次指揮整個大艦隊的前衛,那是世界上最強大的5艘巡洋艦啊,他的心跳的像戰鼓轟鳴。這一刻,他感覺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起幾年前伏爾加河上第一次見到巴根台巴特爾,大膽的說出走向世界的夢想。想起在海軍指揮學院那夜以繼日的學習,想起在刻赤海軍基地看著艦隊誕生和成長。現在,他終於走向了大海,他的淚水忍不住流淌。
為了保證進攻的突然性,避免提前暴露,航線上遇到的一切民船全部擊毀,包括運載大量貨物的船隻。艦隊沒有兵力押運他們,能夠做到的隻有救援幸存者,蒙古不缺他們那點東西。
5月28日下午2時,天氣晴好,海麵上能見度很高。大約在15公裏處,桅杆上的瞭望哨發現了正順風而來的特拉布宗艦隊。班都察問航海長,這個地方是哪裏。得到的答案是一個小漁村的外海,距離特拉布宗港30公裏,這個小漁村的名字叫:埃森。
敵艦蜂擁而來,氣勢洶洶,目測超過400艘。但是噸位都不大,很多都是漁船,最大的幾艘船大約500噸左右,屬於落後的帆槳戰船,大部分在100噸以下。但是黑壓壓一片,遮天蔽日,帆檣如林,這聲勢可著實嚇人。
小亞細亞地區的船型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縱帆小型船隻為多,優點是快速靈活。即使是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也難以自行生產大型艦船,都是從西方進口的船隻,自行舾裝。現在的小亞細亞,更是不值一提。單純從海上力量而言,特拉布宗海軍遠遠不如他們的親戚尼西亞帝國海軍。
隨著瞭望哨一個一個數據傳來,艦炮參謀和航海參謀在緊張的計算著數據。班都察並不緊張,反而有初戰的興奮。他的艦隊擁有60門九二艦炮,上甲板還有30門迫擊炮,至少50挺米特機槍,隻要戰術得當,這些小船根本就沒有貼近跳幫的機會。即使不能殲滅敵軍,他隻要堅持2個小時,兀良哈台司令長官指揮的第一戰隊主力就會趕到戰場,敵艦隊在劫難逃。
他下令全軍進入戰備狀態,命令通訊艇立即出發,向第一戰隊主力通報敵情。艦隊的通訊艇是縱帆的小型飛剪船,順風航速能夠達到13節以上。
指揮艙內各種數據不斷的報到他麵前。半小時後,雙方距離接近到8公裏,敵軍在望遠鏡裏已經看的很清楚了。
班都察一邊觀察敵情,一邊命令道:“命令旗艦右舵5,沿1點鍾方向斜切,整個艦隊以旗艦為參照拉出戰列線。命令艦隊炮兵參謀在海圖上標出戰列線正前方3公裏海域,劃分各艦射擊區域,立即執行。”
整個艦隊開始向右斜切,呈西北-東南方向展開戰列線。在隻有5艘戰艦的情況下,搶占T字橫頭是沒有意義的,不如拉出一條直線,以左側舷炮接敵足夠了。而艦隊的斜切會最大限度的避免逆風帶來的劣勢,保證一定的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