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欽察攻略(1 / 2)

奇斯托波爾海軍基地實際上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港口城市,數萬人在這裏奮戰,日夜不息。幾萬人的衣食住行,就成為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好在巴根台有益都建設的經驗,這裏的資源也遠遠比益都豐富的多,所以進度飛快。

工兵們炸開一段長約3公裏的冰凍河麵,修建了巨大的石質棧橋,用牛拉的挖掘設備建造了大批的深水泊位,可以停靠600噸標排的船隻。碼頭上修建了畜力吊車,一排排高大的吊杆林立,為裝卸沉重貨物提供了便利。碼頭區有環形道路聯接各個泊位,可以並排行駛8輛4輪重型馬車。環形主幹道又延伸出幾條寬闊的道路,通往倉庫區和造船廠。為了防止上遊洪水泛濫,衝垮奇斯托波爾,在奇斯托波爾上遊修建了堅固的石質防波堤,阻擋洪水對港口的破壞。

船廠內除了各個生產車間,最重要的設施就是20個400噸級別的幹船塢,另外20個600噸級別的幹船塢正在開挖。船塢裏必要的附屬設備齊全,天車、水閘、排水泵、龍骨滑軌等等,20艘王後1型正在鋪設上甲板,很快就可以舾裝了。為了保證船體的穩定,整個大船用一根根圓木支撐。

時間倉促,工期緊急,船廠所有的生產建築都是敞開式的簡易車間,隻有天棚擋擋風雪。工人們在四麵透風的環境中寒冷徹骨,為了安全起見,生產區不能生火,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拚命的幹活。

馬斯洛娃王後是個能幹的人,她把不裏阿耳在公司內部的股份分成10份,分給了國內的8個主要部落,2份留給王室。各個部落組織了大批人力物力,豁出性命大幹,甚至不少女人和老人也參與到奇斯托波爾的建設之中。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不裏阿耳人爆發出的力量連巴根台都大吃一驚。

速不台不斷把俄羅斯和欽察俘虜送到伐木場,在那裏他們將勞作至死,幸存者微乎其微。

窩闊台汗9年(1237年)的春,一個嶄新的奇斯托波爾,奇跡般的出現在了不裏阿耳的荒原上,如果不出意外,這裏將成為整個伏爾加河-裏海流域的商業中心。僅僅是海關稅和集市稅,就足夠養活不裏阿耳這個不到20萬人口的小國了,更不要說聯合企業的巨大利潤,和水運貿易帶來其他附屬利益。但是這美好的前景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蒙古人對整個伏爾加河流域的征服,這個蒙古卵翼下的商業機器才能開動。否則,不裏阿耳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而蒙古人,正在商議最後的戰爭策略,在不裏阿耳王宮大殿,速不台的聲音高亢激昂。他指著伏爾加河流域的沙盤說道:“春天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季節在伏爾加河上遊作戰是不適合的。因為春雪融化,烏拉爾山的水奔騰而下,整個伏爾加河上遊地區都會變成澤國,通往下諾夫哥羅德和弗拉基米爾的道路全部斷絕。在這種情況下,我大軍即無法機動,也無法獲得補給,我們會陷在沼澤泥潭裏寸步難行。

所以,我們現在不打算對北俄羅斯大規模用兵,但是並不等於就讓那些俄羅斯人安生。對伏爾加河上遊的襲擾戰不僅不能減弱,還有加強。我打算派出不裏阿耳水手駕著小船,載著我們的輕騎兵和馬匹繼續擄掠沿伏爾加河的俄羅斯諸公國。

這即是削弱他們,又是誤導他們,認為我們隨時可能對他們發動大規模進攻。如果能夠迫使下諾夫哥羅德向弗拉基米爾公國請求援兵,那就更好了,將來我們從南麵進攻弗拉基米爾,他的軍隊卻在下諾夫哥羅德,這是美妙的事情。

當然,我們的主攻方向其實是伏爾加河下遊的欽察草原。因為我們10餘萬大軍駐紮在不裏阿耳,這裏根本就養活不了我們這麼多人,糧食問題是最關鍵的問題。春耕馬上就要開始了,不裏阿耳人也不可能再給我們提供如此眾多的人力,我們時間緊迫。我們必須要打開通往裏海的水路,通過貿易獲得大批的糧食,這就必須要消滅欽察諸部,否則我們的水道不會安全。”

速不台喝了一口奶茶,指著伏爾加河下遊欽察草原方向,繼續說道:“欽察諸部的突厥人原來是矛盾重重,無法團結起來的。自從上次忽灘汗說服諸部欽察人對抗我們,讓我和哲別打的大敗,連累俄羅斯人也損失慘重之後,他就基本上失去了欽察可汗的權威。大部分部落都不願意追隨他,他也沒有了與我們蒙古大軍對抗的勇氣。目前,他縮在頓河以西,始終不敢向伏爾加河方向靠攏。

但是並不是說我們進軍欽察會很容易,因為伏爾加河流域出現了另一個領袖級別的人物,就是八赤蠻。這個人勇敢無畏,精明過人,他把欽察東部的草原諸部團結起來了,並且準備和我們對抗。拔都王爺已經幾次派人過去,說服他投降,但是沒有效果。看來除了兵戎相見,沒有別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