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伏爾加河(1 / 2)

“你叫什麼名字?這麼久還不知道你的名字。”

“巴根台。”巴根台心不在焉的說道。

“我叫佐爾卡-馬斯洛娃,你就叫我馬斯洛娃吧。我想知道,你想怎麼幫助我們?”馬斯洛娃王後問道。

巴根台沒有回頭,陰鬱的說道:“下雪了,我們進去談吧。”

現在的不裏阿耳,還沒有被羅馬的天主教會染指,所以沒有被令人無法忍受的肮髒和腐臭所湮沒。因為教會認為洗澡是腐化墮落的象征,越髒越光榮,他們散布洗澡導致疾病的愚昧概念,致使西方社會陷入一片惡臭之中。這種可怕的肮髒最終導致了黑死病的大爆發,瘟疫一次一次來襲,殺死了歐洲一半的人口。

對於西方可怕的衛生狀況,巴根台當然清楚。但是不裏阿耳地區還是傳統的原始信仰,一部分人皈依了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人信奉東正教。所以不裏阿耳的衛生狀況比西方世界好的多,而王宮內可以用窗明幾淨來形容了,不像一般的歐洲城堡連窗戶都沒有。浮法玻璃裝飾的王宮給人幹淨舒適的感覺,房間內都有壁爐,有火燭台,溫暖如春。

在不裏阿耳前國王的書房裏,巴根台和馬斯洛娃王後進行了一次影響深遠的談話。壁爐裏的火焰熊熊燃燒,巴根台靠在壁爐邊,指著牆上的裝飾的鹿頭和熊皮說道:

“長生天給了你們濕潤肥沃的土地,給了你們廣闊豐饒的牧場。隻要你們在農業技術上下一些功夫,改進農具,開鑿河渠灌溉,選用優質良種種植,合理施肥,怎麼會挨餓?隻要有經驗豐富的農學家指導,你們不僅不會挨餓,你們還能出口糧食,換來硬通貨增強你們的實力。

我看過你們的草場,紫花苜蓿、蘇丹草遍野,那都是最好的飼料。如果你們選用優良羊種,精心飼養,怎麼會受凍?你們的祖先,同樣來自我們東方的草原,難道你們不知道這草原每年能出多少羊毛、羊絨?如果有優良的紡織機械,你們會產出多少麵料,做成衣物為你們的人民禦寒。

如果你們真的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用不了幾年,你們就會擺脫貧窮。不僅如此,長生天還給了你們伏爾加河,你們世世代代生活在伏爾加河畔,是天生的船工和木匠。你們為什麼就不想一想,難道伏爾加河就隻能給你們帶來一些鱘魚麼?”

巴根台從壁爐裏夾出一塊燒黑的樹枝,隨手在地上勾畫出伏爾加河流域的大致地圖。然後說道:

“你看看這條大河,上遊直通下諾夫哥羅德、弗拉基米爾、雅羅斯拉夫爾,一直到特維爾,如果控製住這條水係,甚至可以直通奧涅加湖,出白海,走向海洋。你再看看下遊,越過你們的欽察鄰居就可以直通裏海,而裏海南岸就是波斯的哈馬丹城。那裏就是鏈接歐亞大陸幹道的一個重要節點,我們東方稱這條路為絲綢之路。這裏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中轉站。

而你們,就在這條水道最關鍵的節點上。你們的船隊可以把來自俄羅斯的珍貴皮毛、木材、亞麻、各種動物油脂販賣到波斯。又可以從波斯把來自東方宋國的大量瓷器、香料、絲綢,印度的棉花、香水、小麥,阿拉伯的乳香等等大量東方產品販賣到俄羅斯,這都是俄羅斯上流王公貴族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這中間的利潤不用我說了吧,大規模的貿易會讓你們的金錢不可計數,而且能讓你們控製上下遊的市場,從而贏得那些大公和蘇丹們的尊敬。

你們有這麼好的條件,而你卻在抱怨你們的貧苦。如果你們不能為百姓謀福利,那麼百姓為什麼要供養你們呢?他們忍饑挨餓,卻把你們供在神壇上,為你們修造了這麼奢華的宮殿,而你們為他們做了什麼呢?你們是他們的壓迫者,難道我們蒙古人不該來到這裏,解放那些窮苦的人麼?”

巴根台越說越激動,在閃耀的火光下,滿是刀疤和胡須的臉顯得猙獰可怖。馬斯洛娃王後震驚了,這個野蠻粗魯的蒙古人,卻有著如此遠大的目光和同情之心,這可能麼?在薩馬拉的荒原,他血腥屠殺了2萬多人,這其中就包括她的丈夫,她的兄弟。如果不是她的妥協,她敢肯定這個野蠻人會毫不猶豫的殺掉保加爾城的10萬無辜。

可是這個人,卻給她帶來了振興不裏阿耳人的希望,帶給了她從未聽說過的全新觀念,這顛覆了她前半生的認識,她感到深深的恐懼。不是對死亡,而是對未來,她不知道這個征服者還能幹出什麼?她能相信他麼?她能把自己和不裏阿耳人的希望寄托在這個巴根台身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