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殿下。”
烏拉爾地區春秋季容易河水泛濫,造成道路和原野泥濘濕滑,不利於大軍機動。但是冬天寒冷,把地麵凍的硬邦邦的,對於4馬拖曳的炮車根本不算什麼。2個炮兵連攜帶2個基數的彈藥,打馬飛奔,不一刻就趕到了20裏外的戰場。
巴根台和特倫敖都趕到戰場的時候,3營已經把敵軍前衛擊潰。熱武器對冷兵器的屠殺真是慘不忍睹,數百死傷人馬被遺棄,戰場上籠罩著刺鼻的硝煙和血腥氣味。但是敵軍並未撤退,遠遠的監視著蒙軍動向,剌不都恩也沒有追擊,雙方在伏爾加河東岸形成對峙。
巴根台和特倫敖都剛剛趕到戰場,剌不都恩帶著幾個連長已經迎接出來。巴根台問道:“馬上向我彙報戰況。”
剌不都恩說道:“上午9時左右,我軍尖兵發現敵軍小股遊騎,射殺之,隨後察覺敵軍千餘騎兵正接近我部。我得到消息之後,立即展開部隊迎敵。
我以1連部署在正麵,2連和3連部署在兩翼。兩翼突出,戰列成凹型,營直屬4門野戰炮部署在正麵。連戰列呈兩線,前排下馬,後排在馬上立定射擊,連屬迫擊炮排在陣列前麵提供遠距離火力支援。
上午10時,敵軍小股呈密集隊形向我陣地正麵發起衝擊,被我步槍三麵火力擊潰,射殺數十人。隨後,敵發起全軍突擊,首先遭到我野炮打擊,死傷甚重。敵冒死繼續前進,我放敵前衛至300米內,然後用迫擊炮攔阻敵後續,步槍集火射擊,敵前衛基本被全殲。
敵軍潰不成軍,我軍隨後上馬收槍,發起追擊,一鼓擊破之。但是我軍兵力不強,輜重甚多,不能窮追敵人,敵軍後續部隊情況不得而知。”
特倫敖都問道:“3營傷亡情況如何?”
剌不都恩答道:“輕傷2人,無陣亡,殲敵大半。”
巴根台點點頭,剌不都恩的部署中規中矩,這都是平時演練過無數次的標準戰術,這種戰鬥和遊戲也差不多,不需要多大的指揮才能。巴根台向對麵敵陣張望,敵軍殘部大部是輕騎兵,沒有看到聞名已久的重騎兵。這更一步肯定了他的判斷。這些人遭到如此巨大的殺傷,仍然沒有潰退逃命,肯定有後援啊。
他指著戰場說道:“敵軍主力就在後麵,很快就要到了,不者克殿下也正在向我們靠攏。我不知道雙方誰的援兵先到達戰場,但是要做好我以一個營兵力與敵主力交戰的準備,而且要堅守到軍主力趕到戰場。
你們沒有注意到,我們的火力打擊其實是有空白的。我野炮射程可達2千米,迫擊炮射程也近千米,但是不能低於300米,否則彈道就沒譜兒了。而在300米的距離上,我們的步槍根本沒有精度可言。所以,300米這個距離上基本就是我們火力的盲區,要當心敵軍在這個距離做文章。
而且敵軍騎兵甚多,兵力絕對優勢,有迂回我側後的可能。如果我們被包圍了,那麻煩就大了。
剌不都恩,你立即下令3營結成環形防禦工事。把輜重車輛圍在外圍,形成簡易防線,騎兵全部下馬,在防線後麵列陣。野炮陣地部署在前沿,迫擊炮陣地在防線內圈,炮兵參謀作為觀察哨在第一線為迫擊炮提供射擊參數。
命令2連和3連構築環形防線,1連掩護工兵在300米到150米的距離上敷設雷場。”
剌不都恩立正答道:“是!長官!”
特倫敖都說道:“我擔心敵軍騎兵甚多,如果不裏阿耳人真的悍不畏死的話,是有可能衝破我們的火力網的,畢竟我們兵力太弱。”
巴根台點點頭,說道:“你的擔心有道理,必須要遲滯他們的騎兵,讓他們變成我們步槍的活靶子。剌不都恩,工兵要在雷場後麵,距離我防線100米左右挖掘反騎兵壕,把那裏變成不裏阿耳騎兵的墳墓。”
正當1連趕走不裏阿耳騎兵殘部,工兵加緊土工作業的時候,巴根台最擔心的事情終於出現了。東麵伏爾加河南岸煙塵大起,遮天蔽日,人馬喧囂在幾公裏之外都能聽到。不裏阿耳人主力搶先趕到了戰場,看來3營要孤軍奮戰一段時間了。
特倫敖都向後麵大喊:“2連槍騎兵下馬!馬上協助工兵作業!必須要搶在敵軍發起攻擊之前構築好外圍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