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內修政治(2 / 2)

巴根台重點研製的德萊塞1841步槍已經日漸成熟,可以進行戰術演練了,特倫敖都帶著首批10支校過的槍械來到學校,準備讓學生們體驗一把先進步槍的威力。

對這種步槍,巴根台可是下了不少心思。子彈采用紙殼定裝子彈,由於缺乏鉛料,彈頭采用鋼製包銅。彈道性能和殺傷力肯定不如鉛彈頭,但是比鋼弩的威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隨著槍械的普及,鋼弩會逐步退出特種部隊主戰裝備。

子彈起爆藥采用雷汞,發射藥采用顆粒狀黑火藥,和彈頭全部包在硬紙圓筒之中。當步槍射擊時,強力彈簧推動擊針刺穿槍膛內紙質子彈的底部,直至起爆藥引爆,繼而點燃黑火藥,強大的力量推動彈頭飛出槍膛射殺目標。

在槍機被打開以前,其擊針後部的一個扳手必須要先行移動,然後才能旋轉並向後打開槍機,裝填下一發子彈,再將槍機推到位並旋轉關閉彈膛。在擊發之前,需要用手將擊針後部的那個扳手豎起並向後旋轉到待擊位置。

15.4口徑子彈,威力巨大,膛壓巨高,對槍管的要求可是非同一般。像遂發槍那種熟鐵材質,用鑄造法或者包鐵法粗製濫造的槍管可不行,巴根台可不想讓他的部下沒有射殺敵人,反倒讓炸膛殺了。

特種部隊的鍛造車間已經比較成熟了,5百噸級別的水力鍛造機完全可以滿足鍛製要求。製造迫擊炮管的時候,已經培養出一批較好的車工,像這種深孔加工技術已經不是什麼難題。所以,想象的最難的槍管加工技術,倒沒那麼困難。

整槍配上核桃木槍托,可以抵肩射擊。至於刺刀,巴根台倒不太稀罕,他的部下都是槍騎兵,刺刀這種東西在馬上遠不如彎刀好使,高速衝鋒的戰馬上,突刺敵人的反作用力反倒容易自己落馬。幾輪齊射打散敵軍之後,收槍拔刀便是。

“烏恩,也速不花,帖柳兀禿,斡闊烈闍裏必,乞裏歹拔都!出列!”

經過幾天的射擊訓練,成績最好的5個人恰恰就是蘇勒哈爾的兩個兒子烏恩、也速不花,和那日鬆的3個兒子帖柳兀禿,斡闊烈闍裏必和乞裏歹拔都。原因無他,在槍械試製過程中,這幾個孩子已經偷偷央求他們的大哥兀良哈台打過多次百米胸靶了,別人可都是頭一次摸槍,他們槍法不出眾才怪。

這幾個最大的孩子是烏恩,15歲,最小的乞裏歹拔都11歲,都是健壯活潑的淘氣包。他們從小跟著兀良哈台屁股長大,已經是特種部隊高級將領的老大哥就是他們的偶像。

固定靶和移動靶打完,就是實戰演練了。在學校後山上,5頭點燃了尾巴的牛被驅趕著衝下,這5個人能否射殺或者驅散之,就是對這幾個孩子的考驗了。屁股著火的牛可是瘋狂的,那衝擊力非同一般,而且速度極快。當巨大凶悍的牛群衝過來的時候,仍然鎮定、準確的射擊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特種部隊已經進行過這種科目訓練,特倫敖都想看看的是,隻經過不到10天訓練的人,能否完成這種演練。如果確實能夠做到,這就說明這是操作簡便的武器,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優秀的戰士。

最重要的是,特倫敖都一定要掌握步槍射擊飛速移動目標的能力,這牽涉到將來對付騎兵的戰術。像德萊塞這種步槍,百米之內才能談的上精度,那麼應付敵軍大規模的騎兵衝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下馬結陣,用密集火力摧毀敵軍衝鋒的勢頭,然後上馬反突擊。這種方式最為穩妥,殺傷力最強。但是這有個問題,就是在百米的距離上敵軍衝鋒極快,隻有20秒左右的時間,你如何在3輪射擊之後,再上馬迎敵呢?要知道,即使是殘餘零散的騎兵衝過來,也不是手持步槍立姿射擊的步兵可以抵擋的。

第二種方式就是馬上立定射擊,3輪集火射擊之後,收槍拔刀迎敵。但是這同樣有個問題,你的隊形鬆散,不可能靠密集火力殺敵。這就要你能有一定的精度,仍然能夠給敵衝鋒騎兵重大殺傷,問題是你能做到麼?

所以,關於槍騎兵的戰法,特種部隊內部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特倫敖都就是要在這些孩子身上,找到實戰中的戰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