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妙真搬到新府以後就大排筵宴,款待楚州的官佐將領,尤其是南軍將校,府邸裏幾乎是夜夜笙歌。楊妙真是個女人,卻能親臨戰陣,傳說一支梨花槍殺過不計其數的敵將。這可是奇事,不能不引起大宋武人的好奇,都想看看這個女人到底是什麼樣子,沒有一個不來赴宴的。
來了一看,原來這楊妙真是個美的驚人的年輕女人,英姿颯爽,卻又豪邁樸實,直言快語,尤其是出手大方的離譜兒。今天給這個宋軍軍官還了賭債,明天又給那個軍官買來心儀已久的青樓女。
劉真槐出謀劃策,憑著他精明的商業頭腦讓很多南軍軍官發了大財,廣州軍府恩義遍及楚州諸軍,南軍將校和製司府幕僚都為之心折,北軍楊四娘子的名號全城皆知。
尤其是南軍那些年輕將校,更是將四娘子視為天人。京湖製司麾下大將孟憲政之子孟珂,揚州知州兼防禦使趙拱,都統趙勝,副都統丁勝等南軍軍官都成了軍府常客。製司帳前武鋒軍王義深、閻通、邢德等一大批將校都受過軍府的恩惠,逐漸成了楊妙真的死黨。
南北軍的關係漸漸融洽起來,北軍派員到淮東水師學習的事情也順利的定下來。水師方麵歡迎,製司自然也無法阻攔。
與此同時,巴根台、李全等也開始了防區的建設。修建營房,營造碉樓柵城,開墾荒田,蓄養牲畜,養殖桑蠶,沿淮貿易,保證軍需。
北軍幹的熱火朝天,絲毫沒有受排擠壓製的鬱悶氣氛。江淮製司漸漸的感到不安,這樣下去不但收編不了北軍,忠義軍還有羽翼漸豐的跡象。
賈涉和他的幕僚們憂心忡忡,這樣的消息也很快就傳到了楊妙真和北軍中軍大帳。楊妙真的密探遍布楚州諸軍,甚至在賈涉的幕僚班子裏也暗藏著北軍的人。
李全真是亂世梟雄,略施小計,山東忠義軍就在江淮地麵站住了腳跟,開始了和賈涉的真正較量。
金興定六年(1222年)秋7月,金軍再度南侵。主力圍棗陽軍,意圖據漢水上遊。京湖製置使趙方又是上次對付金軍南侵的戰法,以大將孟憲政部堅守棗陽軍,許國、扈再興率主力迂回金軍後方。
戰況激烈,宋軍行動遲緩,戰局並不有利。朝旨招各路忠義軍進兵棗陽,共擊金軍,卻無一軍至。
巴根台上書宰相史彌遠,主動請纓,慷慨陳詞,稱願率所部馳援棗陽,非破敵不返國。史彌遠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忽接到這封書信,有如撈到救命稻草。立即頒下大批犒賞,命山東忠義軍支援棗陽軍前線。
宋、金兩軍已在襄陽、棗陽地區相持80餘日,疲憊已極,哪裏還能抵擋這支常勝之師。山東忠義軍威名如雷貫耳,金軍幾乎沒有大規模作戰即撤退,忠義軍又立了大功。巴根台的虛銜上又加了一個招信軍節度使、京東路總管的名頭。
憑著這一戰,臨安朝廷對山東忠義軍刮目相看。尤其是權相史彌遠,覺得山東忠義軍還是一支靠得住的武裝,關鍵時刻肯聽命於自己的部隊畢竟不多。但是他對江淮製司卻諸多不滿,兩次大戰賈涉都坐懷觀望,保存實力,明顯跟自己不是一條心。
但是賈涉之女是皇帝寵妃,要說還算是皇親,即便是權相,沒有正當理由也輕易動賈涉不得。局麵,就是在微妙的平衡中維持,一個突發事件,就可能改變整個淮東的政治局勢。
北軍從棗陽軍勝利回師淮北以後,和江淮製司的關係卻驟然緊張起來。製司首先強行劃劉慶福、彭義斌所部歸製司直接指揮,忠義軍指揮機關無權擅自調動。
又分李全部及原總參直屬部隊為五砦,任命夏全、石珪、時青、國安用、趙邦永等原總參高級參謀為統製官。廣州都府已經改成了招信軍節度使府,如果節帥府調動這些部隊也需函谘江淮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