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進軍都梁(1 / 2)

第二天一早,老人到院子裏一看,村外的大軍已經悄悄開拔,整個村莊居然沒有一戶人家知道。巴根台等也已經離去,自家門前的門洞打掃的幹幹淨淨,好像從來沒有人來過一樣。老人喃喃的說道:這忠義大帥是嶽飛嶽爺爺再生啊,但願將來不要再有風波亭。

山東忠義軍順利渡過淮河,全軍不顧天氣陰雨,道路泥濘,成3路縱隊沿著洪澤南岸向西搜索攻擊前進。

不出巴根台所料,沿途隻遇到過輕微抵抗,敵人一看這陣勢就知道不妙,任何抵抗都會遭到包圍殲滅,因此金軍知趣的撤退了,沒有試圖建立一條防線阻止忠義軍西進。而是龜縮盱眙和天長,引而不發,看忠義軍下一步的動向。

忠義軍從這兩點之間穿行而過,如入無人之境。石珪等前哨部隊很能幹,長驅直入,不斷擊潰小股敵人。即掩護了工兵部隊的作業,又不斷把敵人的兵力配置報告給總參大帳,使巴根台對敵情掌握的越來越清晰。

4月25日,三路縱隊先後進入都梁山地區設防。

一連數日,忠義軍在都梁山沒有遇到一個敵人,這也不出忠義軍所料,看來仆散安貞是準備集結兵力一舉拔掉都梁這個後方的釘子。

忠義軍趁此機會休整,幾天在泥濘中的跋涉雖然作戰不多,但部隊也十分疲憊。參謀本部可並沒有放鬆警惕,一麵命令部隊在各個戰術要點建立防線,尤其是都梁山東麵的那條小河,那是忠義軍全軍的水源所在,巴根台十分重視,派遣重兵把守。一麵又命小股部隊不斷向西和向東出擊。

在西麵的嘉山,黃凱擊敗金軍守軍,這個軍校一期最出色的學員利用深厚的軍事工程學知識,在大路上立柵為城,又用數條鐵鏈橫截住池河河麵,徹底斷絕了全椒、滁州、六合金軍的水陸歸途。在東麵,石珪也截斷了盱眙至天長的道路。這等於斷絕了金朝20萬大軍的糧道,金軍被分割為南北兩截,陷入了戰略上的被動。

形勢危急,金軍統帥仆散安貞再也忍耐不住,命令金軍南北對進。意圖一舉奪回都梁山,消滅山東忠義軍。

金軍的進攻準備不足,並未完成戰役集結。各個建製不同的部隊在仆散安貞的嚴令之下齊聚都梁山,由於沒有統一的指揮,攻勢都是零散而缺乏協調的。在巴根台優勢地形下的銅牆鐵壁防禦麵前,自然碰的頭破血流,死傷慘重。

巴根台不斷發起反擊,或陣前突然的反突擊,或夜晚的夜襲斫營。金軍雖然兵力2倍於忠義軍,但圍攻十餘日沒有任何進展,反倒死傷慘重。

仆散安貞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因為南線金軍已經斷糧了,無法支持下去。而忠義軍死死扼住金軍背後的交通線,北邊基地的糧草始終無法支援南軍。

最終,仆散安貞命令紇石烈牙吾答為都梁山各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統一指揮此次戰役,意圖一戰消滅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山東忠義軍。牙吾答號稱“盧鼓槌”,是金軍著名的猛將。

他星夜趕到都梁山,略事偵察,就立即組織兵力搶占都梁山東麵的那條小河,意圖斷絕都梁山守軍的水源。他想重現三國時期魏將張頜大破漢將馬謖的那一幕。

但巴根台可不是馬謖,他是身經百戰,戰無不勝的戰將,早就料到了金軍會有這招,在小河嚴密設防。雙方在小河西岸展開激烈的攻防戰,大雨的泥濘中兩軍浴血拚殺。一連3日,金軍雖然傷亡慘重但進展甚微,始終無法截斷忠義軍水源。

但是在忠義軍方麵,連續的敵後作戰,部隊也已經糧盡,雙方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金軍的軍紀已經無法維持了,各部沒有糧草,隻好開始大規模的劫掠附近的村莊鎮甸,形同盜匪,沒法執行命令作戰了。

而忠義軍困守貧瘠的山區裏,更加困難,隻能殺馬就野菜為生。畜力參謀千辛萬苦搜羅來的馬匹,精心喂養調理,這是忠義軍機動能力的最大保證。如今不得不殺牛馬充饑,這些畜力參謀們痛心疾首,破口大罵,甚至和軍需參謀們廝打互毆,但是最終無可奈何。

雨仍然下個不停,李全正在總參指揮大帳作戰室內破口大罵,狠狠問候著賈涉家裏的諸位婦女。怨氣主要來自兩個方麵,如果楚州如數發放山東忠義軍錢糧,那麼忠義軍必然能在都梁山拖垮仆散安貞主力,但是賈涉不給,以種種理由克扣忠義軍的糧餉。兩軍隻能這麼無奈幹耗,誰也不敢退兵,忠義軍糧秣反倒不支。

另一個方麵是,金軍主力10萬已經吸引到都梁山,既不見淮東援軍西下,而淮西宋軍的正麵也已經沒有了敵軍,卻按兵不動,坐視金軍圍攻都梁山。如果有一支軍隊主動攻擊紇石烈牙吾答軍側背,這支已經形同遊匪的軍隊必然潰散,一場大勝仗就在眼前。

淮東製置使賈涉,京湖製置使趙方這兩個宋軍主帥到底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