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特種兵都是軍中驕子,各個桀驁不馴,驕橫無比,除了巴根台他們誰都不放在眼裏,一向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訓斥一般部隊的百夫長、千夫長就跟訓斥小孩子一樣。隻有對巴根台是絕對服從,這是進入特種部隊訓練營第一天開始就被灌輸到他們頭腦裏的。在特種部隊裏,巴根台的任何話他們的回答永遠都是:是!從來沒有過疑問,更別說拒絕了。
他們知道真正的戰爭之王,智勇無雙的是他們的頭兒巴根台,這個人是神鬼,是他們永遠也無法超越的。巴根台做的一件又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不僅成為了軍中傳奇,而且就是特種兵戰術訓練的現成教材。
蒙軍在戰鬥間歇一般都是從事狩獵和劫掠,隻有特種部隊除了戰鬥就是令人談之色變的訓練,從不幹與戰爭無關的事情。巴根台養傷期間除了指導特種部隊的日常訓練,一直在考慮空中力量的使用問題。
花道之戰雖然大獲全勝,但是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氣球和氣球之間,氣球和地麵部隊之間根本就沒法聯絡,也就根本談不上協同問題。花道是在特殊地形下的特殊戰例,如果將來遇到別的戰場態勢熱氣球如何作戰呢?
巴根台首先要解決的是聯絡問題,他先做了一些哨子,通過哨音聯絡,但是在高空中距離稍遠根本就聽不見。他又製作了一些軍號,也是這樣的問題,還是不行。由於巴根台始終無法掌握銅號的製造工藝,非金屬軍號音頻頻率太低,太低沉,根本就傳不遠。
唯一的辦法,就是分組戰術。空中作戰的基本單位是3球戰術,大致是一個特戰分隊的兵力,在3個氣球之間形成聯絡就簡單了。空中作戰指揮官,也是一個3球體係,所有空中部隊的戰術動作,都是以指揮官分隊的機動動作為準。如果空中指揮官需要複雜戰術,就通過其他2個氣球為其餘部隊傳達命令。
解決了空中協同問題,巴根台又把特倫敖都、努桑哈、吉日格勒等人從八魯營叫回來一起商討和地麵協同的問題。八魯營統領知道木華黎懲罰特種部隊不過是做做樣子,沒人當真,也就對他們睜一眼閉一眼。在幾個特種部隊核心的商討下,空中作戰的整體原則確立了。
蒙軍每個千夫長、百夫長都配發一個信號炮巢,這是特種部隊的專用裝備,類似於現代體育信號槍,一旦遇險就可以發信號請求空中支援。在行軍時,特種部隊在各個方向升起2球一組的熱氣球分隊監視大軍前後左右的敵情。一旦遇敵,熱氣球迅速集結起來,率先對敵人空中打擊,以強大空中火力掩護地麵部隊列成戰鬥陣型。
當地麵蒙軍攻擊前進的時候,熱氣球迅速打擊敵縱深位置,遮斷敵後續部隊,將敵前後分割。
在攻城戰中,熱氣球即可以把敵人的城牆炸開一道口子,掩護地麵部隊發起進攻。也可以傘降或索降到敵城頭,殺散敵軍,打開城門。
在攻擊敵堅陣的時候,熱氣球要從空中攻擊敵重兵集結地,或者破壞敵指揮係統,轟殺敵主將,為地麵部隊撕開敵陣線創造戰機。
當防禦戰的時候。。。。。。。。。蒙軍打過防禦戰麼?
巴根台命烏其恩把特種部隊形成的空中作戰戰術條例一一向木華黎稟報,木華黎讚賞之餘做了很大補充。他認為氣球的作用不僅在於空中偵察和空中的火力突擊,在長途滲透,突襲敵後方麵也可以發揮重大作用。
這些戰術方麵的補充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木華黎提出了指揮問題,空中力量必須集中使用,統一指揮,不能分散到各個千人隊去。為了確保空地協同,空中作戰的指揮官必須參與到戰役的策劃上來,這樣才能使空中部隊充分理解統帥意圖,正確使用空中力量於最關鍵的一點。
巴根台聽到烏其恩的轉述,對木華黎佩服的五體投地。木華黎並非現代軍人,對現代空中作戰根本就沒有一點認識,但是他對使用戰術空軍的理解比很多現代軍人都深刻的多,不愧是一代偉大的軍事家。
上京的接收工作很快就完成了,金國五都,這是蒙古真正占領的第一座都城。巴根台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但是為了繼續賴在特種部隊不被送到八魯營,隻好繼續裝病。木華黎忙完了接收的事情,就來看巴根台,本來生龍活虎的巴根台不得不躺倒裝病。木華黎進賬就拽起巴根台說道:“快起來,快起來,有事跟你說。”
巴根台苦笑著說道:“萬戶諾顏,我還有傷呐。”
木華黎說道:“行了吧,兀良哈台早就跟我說了,你小子早就什麼毛病也沒有了,還當我不知道呢。趕緊起來,給我去趟錦州,把張鯨這小子給我按住,讓他老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