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與虎豹群狼的搏殺使巴根台懂得,人並不比野獸難對付。人沒有狼那麼靈敏的鼻子,沒有狼那麼敏捷,沒有老虎那麼勇猛,沒有雪豹那麼銳利的眼睛,沒有熊那麼強壯有力。人靠的是團隊整體的配合才能獵殺猛獸。對付缺乏山地叢林作戰技術和戰術意識的敵人,比對付狼群簡單多了。
他首先要對付的是最常規的橫隊搜山隊形,這也是最難對付的隊形。敵排成密集隊形橫隊而來,逐寸搜尋,沒有隱藏的空間。且一人遇襲,多人支援,很難對付。這是蒙古人圍獵的常規戰法,敏捷有力的野獸都無法逃脫,何況是人?巴根台要做的,首先是隱蔽自己。
他把草汁榨出來塗抹在臉上手上,再製作一件狙草衣,全身偽裝,即使是近在咫尺人也很難發現。受過叢林作戰訓練的他,深知山地叢林之中一舉一動都難以避免會有聲響,都會造成樹枝草叢的搖動,這對敏銳的蒙古獵人來說立即就會暴露。
但是不動是不行的,敵人的搜索象一張大網,不動就是坐以待斃。他的動作,緩慢,輕柔,但是絕無聲息,難以察覺,像水中遊動的魚。
現在他要做的,是破壞敵人的橫隊隊形,迫使敵人放棄最有利的搜捕方式,他必須迅速讓敵人認識到橫隊對他們是極端危險的。他的戰術,就是陷阱。
作為叢林作戰專家,和草原最出色的獵手,陷阱是必須的課程。但是過於惡毒的陷阱,不能用在戰友身上,而且費時費力,短時期難以奏效,他沒這個時間。
巴根台決定先用簡單的翻板陷阱打亂敵人的搜索節奏,迫使他們遲疑謹慎,給自己布置複雜陷阱創造戰機。這種翻板陷阱很小,隻能陷入人的半條腿,但是作業迅速,布置靈活,能迅速給搜索隊員施加心理壓力。
他當然不能在陷阱裏布置竹簽鐵兵,傷害他的學員。他的辦法是在陷阱壁上楔入向下斜向的木棒,一旦敵人踏入陷阱,腳立即會被陷住拔不出來。大部分會受點輕傷,基本喪失戰鬥力。
當然,要把翻板陷阱做的巧妙也需要經驗,掘出的新土萬萬不能出現在陷阱附近,要用原來的草遮蔽,以免被人看穿。陷阱不能在山石,樹木旁邊布置。山石難以挖掘,而且容易發出聲音,要知道他的對手都是經驗豐富的獵人,輕微的聲音都逃不出他們的耳目。而樹木根係發達,在樹旁掘陷會累死人。
巴根台耳目之靈如同狼一般,幾百個對手的一舉一動都逃不脫他的掌握。很快他就知道有學員被陷住,被迫退出搜捕,整個搜捕隊形謹慎起來,他們用武器一點一點的探查腳下,速度如同烏龜爬一般。
他無聲的笑了,這就給他下一步的手段創造了機會。當他們的目光集中在地下的時候,他的觸發陷阱就會在獵物們的頭上帶給他們驚喜。
觸發陷阱一般需要繩索,圓木製作觸發機構。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砍伐樹木是不可能的,他的辦法是用石頭作為重物。無論是印第安人的狼牙棒觸發陷阱,還是馬來人的圓木撞擊陷阱,還是美軍的夯木砸落陷阱,威力都過於巨大,難免傷人。他的辦法是用厚厚的茅草包裹住大石,降低對人體的傷害。
假使搜山隊員遇到幾次這樣的觸發陷阱,就會更加謹慎。對付謹慎的獵物就需要複合陷阱。一旦敵人匍匐而來,試圖從下麵拆除陷阱,絞索陷阱會在下麵等著他們。如果他們想從上麵拆除陷阱,那麼彎曲的樹弓會把獵物瞬間彈向天空,受到輕傷。
他製作的陷阱就算是狡猾的狼也難逃厄運,更別說人了。很快就有30多名隊員退出了搜捕,所有的搜捕隊員都惱火又驚怕。人影還沒見到,就折損了這麼多人,他們真明白了對手的可怕。
他們知道那個小狼崽就在他們身邊,時刻觀察著他們,算計著他們,可是就是發現不了。而他的暗算神出鬼沒,簡直防不勝防。
百夫長道倫敖都大聲呼喝學員向自己靠攏,由他指揮統一行動。幾個有威望的隊員簡單商量之後,決定采用幾路縱隊隊形搜索,一旦前麵受到陷害,後麵立即規避。
巴根台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因為幾路縱隊中間總有間隙,這就比橫隊好對付多了。以巴根台的敏銳,總有穿插滲透的空間。縱隊搜索戰術的問題是,人眼總是盯著前方,最後的隊員其實最危險。敵人采用這種隊形對巴根台有利,而三角搜索隊形是現代叢林戰術,蒙古人還不懂得。
巴根台無聲的“幹掉”了一個又一個縱隊後衛,等搜索隊員發現後麵少了人高喊起來,先頭又遭遇陷阱。
學員們陷入了茫然和心理恐慌,敵人蹤影不見,剛進山的氣勢洶洶早就不見了。不管怎麼小心,仍然會著敵人的道。敵人隻有一個,卻猛如虎,狡如狼,滑如魚,躲在陰暗的角落一個一個的幹掉他們。他們的呼吸越來越粗重,精神越來越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