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容融入全球化(1 / 1)

從容融入全球化

廣域

“憑什麼都要學英語?”於我,是因為從小大家都在學。於是從小學一路學到了大學畢業,還考出了一張英語專業八級的證書。但要問我英語學得到底有多好?說來慚愧,因為工作中不經常用到,自覺英語水平在直線下降中。當然,現在出個國,旅個遊,倒也足夠應付。

也難怪,這次的報告就得出了“中國成人英語水平最高的時段是從18歲到大學畢業這個年齡段,到了24歲後就走下坡路,英語水平逐漸退化”這樣一個結論。

但若認真地思考“人人都要學英語”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隨著全球化的趨勢,國家的經濟利益變得相互影響,移民和外來文化正在湧入每個國家。語言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對人們來說,想要僅依靠自己的母語過輕鬆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難。不僅是以中、日、韓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將英語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即便是在語言上抱著感優心態的歐洲人,如果英語不好,也會在很多國際交流的重要場合“吃虧”。一項調查就發現,在歐洲法國人是繼意大利人之後第二大對英語感到不安的人。據歐洲數據機構歐盟統計局調查顯示,僅有13%的法國受訪者認為他們可以熟練運用英語。

對不說法語的人更大的包容和接受反映了法國如今的現實,不論願不願意,法國已經開始更加自如地接受全球化了。比如,當你在巴黎街上用英語問路的時候,路人的表情不會再跟15年前那樣。盡管法國人仍然掙紮於對英語的不安全感、英美文化的入侵,以及法語國際影響力的逐漸衰退。這一掙紮也同樣存在於中國:高考中降低英語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提高漢語語言和文化的重要性,這一舉措一開始就在中國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但是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英語仍然是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語言,有一些職業也要求必須說英語。學習英語,不是要拋棄自己的語言,而是讓自己更從容地融入到全球化的世界中去。 (本刊記者 應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