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啟明號巨輪,這艘耗資數十億打造的海上‘大陸’曾被譽為世界上最為偉大的航海巨輪。也有人會稱他是東方的泰坦尼克號,然而蕭易對此卻很是不以為然,畢竟提到那艘船,首先想到的便是冰山,沉船然後還有就是死亡,他覺得這種比喻並不十分吉利。
這已經是出海的第九十九天了,看著漸漸西斜的日頭,蕭易一如繼往得獨坐在甲板上凝視著遠方。就在半年前,他還隻不過是一家小公司裏的一個電氣工程師而已,然而此刻卻是置身於這樣一艘豪華巨輪之上。
像他這樣的身份,每個月不過三千多的工資,就算不吃不喝一百年,恐怕也沒資格登上這艘東方啟明號。而如今他在這兒,隻是因為他知道一處世人皆不知道的所在——‘歸墟’。
傳說歸墟是海中無底之穀,謂眾水彙聚之所。處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實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明朝李東陽《初預郊壇分獻得南海》詩中提到:“歸虛下有通靈地,廣利中含濟物功。“以喻事物的終結,歸宿。總得來說,那是一片並不屬於人界的地方。
在近十年來,人類已經不滿足追溯史料中有記載的國度。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遠海,那片充斥著各種神話傳說的地方。
自沉沒的大西洲,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亞特蘭蒂斯被發現以來,世人們都開始相信,那些遙遠而古老的傳說並非都是空穴來風。曾經的神之國度,或許是真真切切存在過的。
而在東方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集聚著各種神秘的寶地。就拿眼下的歸墟來說,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不少典籍記載。那些傳說中的仙山,更是受到無數帝皇的追捧,秦皇漢武為求長生,曾不止一次得派遣能人方士出海尋仙。
看著波濤洶湧的海平麵,蕭易腦中一片空白。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他總覺得自己的記憶中似乎是少了些什麼,可對於缺失的那部分,卻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頭緒。
五個月前,國際上著名的華裔史學家諾琪博士在某個門戶網站上公布了自己對於歸墟的研究成果,頓時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在那段時間裏,無論是學者教授還是賣菜大媽們口中聊的都是這個歸墟的存在。
誰會想到這位年僅二十六歲的天才女博士,通過深海打撈到的種種文物,結合史料古籍進行了長達近十年的研究。她的父親曾是遠海考古隊的一員,而她自幼跟隨在父母的身邊。在她十六歲那年,打撈船從東極島附近海域打撈到了一批封存年月久到無法考證的文物。在這批文物中有一塊古玉引起了她的興趣,經過各方權威的反複鑒定,最後對它下了一個很怪異的總結,若就玉質而言,這塊玉使用了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儀器進行了檢測,最後還是無法估計出原玉石的生成年份,甚至有專家斷言,這塊玉石生成的時間,比之地球形成的時間還要早,他們為此還特意為它取了一個富有仙神氣息的名字,叫作‘創世級原玉石‘。可奇怪的是,它的製作工藝卻高絕的令人不敢至信,科學家斷定這至少得在三百年以後才會出現如此的雕刻水平。
一塊所謂的創世級的玉石,卻使用了先進到如今的人類無法企及的技術進行雕刻,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思維衝擊。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人類所未知的某個角落,曾經出現過一個遠高於如今文明的國度。
十六歲的諾琪看著這塊玉,久久不能移目,就像是心神被這塊跨越時空而來的寶物給牢牢吸住了一般。自此以後,她開始全身心得投入到這個古文化的研究之中,足足用了十年的時間,她終於將這個遺失的世界重新推到了世人的眼前。
噠、噠、噠……低沉厚穩健的腳步聲在蕭易的身後響起,蕭易很熟悉這個腳步聲的主人,這艘船的主人諾琪博士。
“又一個人在看落日呀。”諾琪博士的聲音很好聽,十分爽朗,朝氣蓬勃的,完全是一個鄰家大姐姐的模樣,要是不說出她的名字,誰又會將眼前的這個無比陽光靚麗的大女孩與那刻板灰暗的考古聯係到一處呢。
蕭易回過頭去,正巧看到夕陽照射在她那精致的臉龐上,一時竟是有些看呆了。
諾琪笑著在他身旁的甲板上坐了下來:“我說,你怎麼總是喜歡一個人呆著。年紀不大,卻悶得像個小老頭。”
要說年紀的話,蕭易確實比諾琪小了許多。到今年,他才不過二十四而已。然而諾琪的話卻並沒有說錯,這個不愛說話,喜歡獨處,又時時皺著眉的年輕人,雖然也有著一張姣好的麵容,卻偏偏給人帶來一種四五十歲的沉悶感。
對於諾琪的調侃蕭易並沒有反駁,隻是笑了笑繼續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