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點了點頭,他沒有因為二世皇帝的法而震驚。因為大秦帝國學院的妖孽們早就研究出了什麼密度。不論是鋼鐵還是木材,隻要密度於水的密度,就能浮在水麵上。
蒙毅雖然不知道密度是什麼,但知道這種東西玄之又玄。聽還有人在研究怎麼讓人的密度比風還,據這樣就能飛起來。
瘋子,都是瘋子。蒙毅第一次覺得這群研究學術的大秦儒生比那些戰場上殺敵千萬的將軍還要可怕。
隨著實驗的圓滿結束,胡亥立刻下令,封賞墨清為蒸汽侯。
這個侯爵真是名副其實,如果沒有墨清就不會有蒸汽機,自然要封為蒸汽侯。
當所有人都認為墨清這個侯爵有名無實的時候,第二道旨意再次傳下,墨清食邑兩千戶。
這一下就震動了所有武將。他們之中有些人是出生入死換來的侯爵,有些人征戰一輩子,也沒有得到侯爵的封賞。可如今墨清簡簡單單的就在大秦帝國學院做研究,就能夠封侯,不免有些人心中不服。
胡亥知道他們的想法,所以才會帶他們來看這次實驗。在實驗麵前,這些武夫們應該能最直觀的領略的科技帶來的改變。
如果這樣凶悍的戰船量產出來,對上那些土鱉的海盜甚至其他國家的艦隊,將是一邊倒的勝利。
在戰場上多殺敵,少死人,就是最大的功勞。如果細分,墨清的功勞給個侯爵已經是虧待了。
這種話他做皇帝的自然不會去,不過優旃這個侍奉在皇帝身邊的矮子已經把皇帝的心思傳了出去,大臣們還有誰敢多言語的。
在大秦帝國學院,有一個和恪物院完全相反的學院。如果恪物院研究的東西都是實用的,那麼這個學院研究的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這個學院叫做人文院。
這幾年大秦的律法不斷改革,不斷完善,許多條條框框就來自這個人文院。
大秦的勳貴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人權。可是人文院在胡亥的授意和引導之下,得到了一個幾乎可以算作是造反的概念——人權。
就是蒼之下,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人權。
不過這個環境之中,他們還不敢提倡人權,因為一旦提出,將會違背那些大家族和朝中權貴的利益。
也不知道皇帝是有意還是無意,對人權這塊兒竟然沒有約束,而是從側麵提醒他們完善法律,通過法律一點一點的規範大秦的勳貴和子民們。
從去年李斯的兒子和鄰居百姓因為一點兒私怨爭執,而鹹陽令沒有任何徇私舞弊,條條框框都按照新頒的法規來處理,罰李由當街給鄰居賠禮道歉,並且賠償金錢若幹之後,百姓們終於知道大秦的法律已經越了刑不上大夫的古訓。
這一切都是大秦帝國學院在背後推動。
這種推動,對張良來壓力也是很大。因為他要麵對的是整個朝局勳貴們的施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