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胡亥在這裏的話,一定會為閆三兒樹大拇指。也會罵閆三兒用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打垮了匈奴人牧馬放羊的意誌。
匈奴的使者開始失眠。內心越來越焦灼不安。隨著他們逐漸接近大草原,他就越來越懷念大秦那種他不曾有過的恬靜生活,也越來越恐懼草原上那種餐風露宿的牧羊生活。
“如果能長久的生活在大秦,就算做個種地的農民也是不錯。”匈奴使者為自己產生的這個想法感到震驚。他不知道自己這想法給冒頓會是怎麼樣的下場。估計車裂都是最輕的刑罰吧。可這的確是匈奴使者的真實想法。
草原上的人民也不都是好戰之徒。他們希望過上好日子。隻是這麼些年來,沒有人告訴他們,還可以過上耕讀傳家的日子。
祖祖輩輩都是在草原上遊牧,這就使得他們的思想局限在了遊牧之上。就算是動大規模的兵征,也不過是劫掠之後。依然退回草原,過著牧馬放羊的生活。
不論草原人民打勝仗還是敗仗,可似乎高興的隻有那些官員。對於草原人民,一場勝利不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改善。而且還很有可能引來如同衛霍那樣的大秦精騎兵。燒毀後方的老巢龍城。
“回去是不是要建議一下,讓單於效仿一下大秦的辦法,把遊牧改成耕讀呢?”匈奴使者不知道,一旦他真的和冒頓談這些,恐怕他的生命也就到此終止。
冒頓野心勃勃,才不會管草原上人民的死活。
閆三兒在自己的大車之中。把自己讀孫子兵法突然有的感悟寫進奏折,連同自己的想法奏報給了皇帝陛下。
當鹹陽城的胡亥接到閆三兒的手書,仔細看了兩遍這才一拍桌案笑道:“好個建軍侯,竟然在給他們搞起了糖衣炮彈的把戲。”
胡亥深知,一旦閆三兒讓匈奴人適應大秦這種耕讀的生活,匈奴草原上的騎士將會土崩瓦解。這是後世民族政策才取到的效果。如今閆三兒竟然憑借著一本孫子兵法就想到了這些,的確是個國家奇才。
此時,衛霍也有奏折來到鹹陽。
他的奏折之中,的是紮卡大部的事兒。當初燒了龍城,衛霍就把紮卡大部當作擋箭牌,使得這個部落的名聲在草原上一蹶不振。
如今冒頓一麵迎娶大秦公主,一麵在草原上加緊了清楚異己的步伐。紮卡大部就是他第一個要消滅的部落。
幸好格木早就想到了冒頓的行動,事先帶著紮卡大部開始了遷徙。
在匈奴大軍的追繳之下,格木硬是憑借著紮卡大部的數千人,逃過了冒頓的圍追堵截,穿過了誅奴台,來到了大秦的邊疆。
當格木看在草原之上橫亙的誅奴台,不禁歎息一聲。看大秦那少年將軍的樣子,不難想象,如今大秦已經繁榮起來,這樣的將軍猛士,數不勝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