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本來想把陳平調過來管理鹽政,本來以陳平的本性,用鹽政來侵蝕匈奴是最合適的人選。可陳平自己請纓,要為大秦帝國學院選拔人才,這也是他向胡亥表示臣服的心意。不參與重大朝政,而是到看似沒有任何權限的大秦帝國學院去。
殊不知,這大秦帝國學院在胡亥的心中才是大秦將來最為根本的東西。一個民族隻有文化強大了,才能傳承下去。無論將來麵對任何外來的敵人,隻要文化征服了對方,那就能薪火傳承。
後世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不敗於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文化的先進性。胡亥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種文化的先進性大幅度提前。
曹參對胡亥認命自己管理鹽政,開始還是覺得很不以為意。可看到胡亥提純出來的精鹽,頓時就眼睛放光。這種程度的精鹽,簡直就不是人間該有的調味品。如果這樣的鹽大範圍生產,再被國家控製,光是鹽的通商交易,收入就不是一個數字。
“這是個肥缺,可是你不能沾上絲毫利潤。隻要辦好這鹽政的事兒,相信一個文侯爺是妥妥的了。”蕭何給曹參分析了一下道。
曹參也明白,這事兒重大,皇帝教給了自己,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貪贓枉法是不敢,隻要通過鹽政,控製了匈奴的飲食必須品,就等於控製了草原上騎兵的命脈。
誰都知道,沒了鹽人就沒有力量。隻要雙方開戰,在鹽上做點兒手腳,不定可以起到奇效。
曹參樂樂嗬嗬的領了旨意,跑到胡亥新設立的鹽政署上任去了。
整個鹽政署裏麵,就幾個剛剛調派過來的閑散文官在閑聊,見了曹參隻是敷衍的和這個新來的上司打了個招呼。他們都是從各個衙門調出來的,對鹽政署不是很了解。有幾個人甚至認為鹽就是做菜的時候需要加的一味佐料而已,何必還專門弄個鹽政署,那以後是不是還要弄庖廚署。弄縫衣署……
當曹參把從宮中帶出來的精鹽拍在鹽政署的桌子上後,那幾個看上去懶散的官員瞬間眼睛都直了,望著白花花從未見過的鹽,紛紛圍了上來。
每個人都伸出指頭蘸了一點兒鹽巴。品嚐了一下,一點兒異味兒都沒有。
“好鹽,這才是給人吃的鹽。這是從哪裏弄來的?”矮胖的官員望著曹參,話的口氣極為激動,根本就不是和上司話的禮法。
曹參哈哈一笑。皇帝既然能夠弄出活字印刷,為啥就不能弄出精煉的鹽巴?
當眾人都明白這鹽巴是皇帝弄出來的,並且把方法教給了曹參,要在全國推廣這樣的精鹽,一應所得,收歸國庫等等,瞬間明白,這個剛剛成立的鹽政署是個什麼樣的位置,頓時都很慶幸自己來到了這樣一個衙門。
搞定了自己的直轄下屬,剩下的事兒就好辦了。曹參開始號施令。按照秦二世的法。鹽政這第一年是養精蓄銳,主要負責在全國各個郡縣開設鹽政司,把精鹽推廣到全國去。最重要的是通過貿易通商,把精鹽傳給匈奴,讓他們用牛羊來換。
一切都是綢繆階段,所有的事兒都需要低調行事。
鹽政的事兒,教給了曹參,胡亥就不再擔心。他抽空剛剛給秦穆回了一封信,讓他在沛縣先幹一陣兒縣令,把那裏的民風整改一下。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