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策滿是誠懇的臉上突然堆滿笑意,讓他剛剛還有些壓抑的氣質瞬間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成為一個和藹謙恭的臣子相。
“臣認為,科舉考試是國之良策。選材取士,沒規矩不成方圓,隻有這樣才能杜絕一些靠著恩蔭世世代代風光的庸才誤國。也隻有這樣,才能讓各個大家族的子孫不至於沉溺於酒色狗馬之中。皇上此舉,英明神武。內史王策堅決擁護科舉考試。”
王策是王家在朝廷的代言人,他這樣一話,一旁的孟家、甘家、司馬家等幾大家族的人都內心暗罵王家的人不厚道,賣了他們在皇上麵前討好。
其他幾個世家大族想效法王家,但無論如何都是拾人牙慧,沒多大滋味。幾個人互相對望了一眼,選擇了默不作聲。
胡亥看著這些王公大臣們,內心冷笑。今日朝議,他就知道這些大族之人不會善罷甘休。
李斯和蒙毅兩人商量的辦法,讓秦二世皇帝和蒙恬在朝堂之上一唱一和,把反對科舉的人先定個大罪。這樣一來就沒人敢輕易反對這件事兒。
白了,二人還是借助了秦二世登基之初濫殺的名聲,才用到這個辦法的。他們的想法,胡亥心知肚明,可為了壓製這些高門大族,他隻好再裝一次惡人。
科舉製度,讓黔百姓有了平步青雲的機會,這種顛覆的思想是世家大族所不能容忍的。
如今豪門大族的王家帶頭服軟,就明從全國百姓中選拔人才的口子已經撕開。
日後這朝廷之中,必定是兩大派係。胡亥思量著,並沒有繼續糾結這件事兒,而是趁熱打鐵的道:“如今眾位愛卿都讚同科舉一事,朕很欣慰。可到這科舉,還有一個重要的職司,那就是考官。這考官決定了狀元榜眼探花的產生。朝中文臣很多,誰能勝任這考官一職呢?”
“考官?”所有的臣子都暗自揣測。
考官意味著什麼,不用多解釋,這些老狐狸都明白。參加科舉的考生能否高中,完全看考官的意思。這是個肥缺,或許可以在這個職位上打主意。
幾個大家族的人再次動心,互相眉眼傳話。隻有王策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目不斜視,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看了他的樣子,幾個家族的臣子突然心神一凜。聰明的立刻想明白其中的關竅。皇上既然把這科舉提出來,要選擇下良才,不分貴賤。那就一定有了萬全的準備,恐怕這考官不像表麵上看來那麼有油水。
眾人一陣沉默中,還是蒙毅上前一步,拱手道:“道考官,臣心中倒是有一人,隻是他年事已高,不知能否勝任。”
蒙毅原本就是胡亥心中認定的考官人選之一,如今見他站出來舉薦旁人,倒是有些意思,點頭示意蒙毅下去。
“太學館有一位老人,叫做伏完,人稱伏生。此人不但專修儒家學,對諸子百家學更是多有涉獵,對任何事兒都有獨到的見解。依臣看,此人可以勝任考官。”
蒙毅剛剛完,李斯就向前一步,他雖然是丞相,但心胸並不寬廣。法家出身的他不但因為嫉妒親手害死了法家祖宗韓非子,更是為了維護法家在大秦的地位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