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痛心疾首,道:“你們兩個啊,若真是為了漪兒好,便聽一聽漪兒自己怎麼說。”
清漪再次成了全場的關注點。
與以往不同,以往許多人看她的時候,她會緊張。而這一次,她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緊張。她的眼中,隻有自己在乎的人。仿佛其他人都不存在似的。
軒轅珩有些耐不住性子了,“漪兒,不管你願不願意,這寧王妃的位置永遠都屬於你。”
他同樣也跪了下來,對著軒轅良和說道:“兒臣也不瞞父皇了,兒臣早就喜歡上漪兒了,隻是情愛一直是我朝禁忌,兒臣也不敢輕易說出口。此次偏巧皇奶奶賜婚,兒臣也說上一句,此生若是不能娶沐氏清漪為妻,兒臣情願不娶!兒臣話盡於此,違背禁令,還望父皇責罰。”
此語石破天驚,眾人皆是瞠目結舌了。
而軒轅良和也同樣陷入了沉思。
禁令?許多人都以為這禁令的存在是來自於前朝皇帝龍旭軒的亡國教訓,然而事實卻是軒轅良和深愛著的小蘋嫁給了旁人。他一生所愛,求而不得。本來若是小蘋一切安好,他也便能安心一些了。偏偏小蘋芳華早逝。這幾乎成為了他心中永遠都不能磨滅的傷痛。
作為皇帝,他坐擁天下,這天下的美人也都是他的。每三年一選,後宮之中永遠都少不了美麗的女人。但是小蘋,小蘋卻再無生還的可能了。
他開始厭棄那些兩情相悅的人,他製定禁令,所有人都不得提及情愛一詞。然而在他見到清漪的第一眼,就把清漪錯認成了小蘋。他早已不再年輕了,卻忽然有了喜歡的感覺。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他喜歡的不是年輕貌美的清漪,依舊是逝去的小蘋。隻是清漪的存在,讓他再次感受到了小蘋曾經生活的痕跡罷了。
軒轅良和思慮萬千,卻依舊沒有說話。
王夫人開口道:“姐姐生前說過,真正的喜歡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不論寧王殿下是否違背了禁令,漪兒是否要常伴青燈古佛,還請皇上看在姐姐麵上,饒恕了他二人。”
終於,軒轅良和開口說道:“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小山詞閑婉沉著,訴盡人間情愛之事。我朝禁止情愛,實實是擔心前朝之事重演。既然無傷大雅,這禁令便撤除了吧。”
緊接著他又說道:“既然禁令撤除,珩兒自然是無罪的。至於她二人的婚事,便如母後所言,暫且把婚事先定下來,三年後再成親便是了。”
就這樣,清漪被許給了軒轅珩。
她縱有千般不滿,也再無他法了。好在她還有三年的時間,這三年她不需再為任何事情發愁了。此事告一段落,她再無心事了。
祝賀之聲彌漫在殿內,清漪在丫鬟的攙扶下起了身,又忙去扶王夫人。她跪的並不算久,而膝蓋處卻火辣辣地疼。
不多久,便聽見有人說道:“衝著寧王喜事,老臣也想為自家女兒求一求姻緣。”
那人極是儒雅,約莫年近花甲,卻依舊意氣風發。清漪從未見過,也沒有心思去聽這些。
卻聽得軒轅良和道:“餘卿家想要為鈞彤選在座的哪一位做夫婿啊?”
餘卿家、鈞彤,那分明就是餘鈞彤的父親,當朝首輔餘石啊。
清漪才懶得去理餘鈞彤要嫁給誰,但是她心裏隱隱已經有了答案。禁令之下,餘鈞彤與軒轅瑒二人都如此明目張膽,更何況現在禁令已除,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餘石道:“不拘什麼人,皇上把她嫁出去就好。”
餘鈞彤不滿意了,“爹爹,看看你說的,好像女兒嫁不出去了似的,還巴巴求皇上賜婚。”
軒轅良和臉上有了微薄的笑意,“鈞彤也是該嫁人了。隻是郡主嫁人,不能馬虎。鈞彤自幼在宮裏長大,朕是屬意她做朕的兒媳婦的。眾皇子之中,隻有老五、老七、老八、老九還未娶妻。”說到這兒的時候,他笑了笑,“老八已經有漪兒了,就剩他們三人了。老五悶葫蘆,老九年紀小,看來就隻有老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