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奇珍異寶(第四更)(2 / 2)

不過,看到小宇專注的神色,也不方便去問他為什麼,隻是在心裏暗罵一句,“神經病!”

在玉器館裏,小宇一呆就是一個小時,保溫杯裏的人參茶少了一大半,收獲也是頗豐。

在這一個小時裏,小宇逛了一小半展廳,一共鑒定出了六件黃級玉器,加上剛開始鑒定的那一件‘鳳龍紋玉飾’,鑒定術的經驗值一下子漲了35%!

如果不是秦露露硬拉著他去參觀西藏精品文物展,小宇在這裏呆上一天都有可能。

不過,這玉器館是博物館的經常項目,每天都對外展出,套用‘非誠勿擾2’裏麵經典小詩中的一句,‘你見,或與不見,它總在那裏’,自己就住在上海,總有機會把剩下的玉器都一一鑒定完畢。

當秦露露和小宇來到二樓的特別展館時,那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小宇這才明白,剛才自己還在奇怪,怎麼今天是星期六,逛博物館的人卻這麼少,原來人都在這裏。

這次西藏精品文物特別展覽,上海方麵顯然做了精心的布置。

步入展廳,仿佛踏入了西藏的雪域高原,雄偉的布達拉宮,大昭寺的殿堂,白居寺的壁畫、薩迦寺的古代佛教經典……都成為了展廳的背景。

那尊印在入場券上的強巴佛像被放在了剛進門處最醒目的位置,它的高度大約在一米八左右,加上後麵的背光裝飾,足有三、四米高,占了整整一堵牆的位置。

佛像金光閃閃,氣度非凡,上麵嵌滿了綠鬆石和各種寶石,極盡奢華,一看就是一尊價值連城的寶物。

小宇知道,這東西肯定是黃級以上的物品,不想把寶貴的內力浪費在它身上,和秦露露在佛像前用手機拍照留念後,就隨著人流向裏麵走去。

小宇一邊看著展品,一邊翻閱入館時拿的小冊子,這次來上海參展的文物來自西藏博物館、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一共一百三十多件,文物的年代從公元7世紀延續到清代,前後曆經千餘年。

展品以傳世文物為主,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清政府賜予西藏地方政府的印璽、服飾。

其中一枚印有漢、藏、滿、蒙四種字體、重8257克的純金印,是1653年清朝皇帝冊封達賴喇嘛時所賜。

還有一套盔甲是乾隆皇帝贈給甘丹寺,供奉在格魯派大師宗喀巴靈塔前的。

頭盔上雕刻了32條龍紋及纓絡和吉祥文字,圖案上鎏金,並鑲嵌著紅、紫天然寶石。鎧甲由馬甲、護肩、護腕、護膝、護胸、護腰等12片組成,上麵裝飾了18條龍,莊重典雅。

最令小宇感興趣的,是為轉世靈童掣簽所用的‘金賁巴瓶’。對整個西藏來說,這可是重寶中的重寶。

據說,是清政府為了改變當時大活佛轉世時為藏蒙貴族所操縱的積弊,於1792年特頒發金瓶一對,分別藏於北京雍和宮和拉薩大昭寺,規定轉世靈童的確認必須實行“金瓶掣簽”製,這個製度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這回來滬參展的‘金賁巴瓶’,就是收藏在大昭寺裏的那一隻。

博物館方麵顯然是對這件文物十分重視,把它放在了大堂的正中,四周用玻璃把它罩了起來,在展台周圍拉了一米線,而且還派了兩名保安專門負責看守,保安措施可謂是滴水不漏。

小宇站在一米線外,一邊欣賞寶瓶,一邊口中嘖嘖稱奇。

隻見這寶瓶金光閃閃,黃金打就,瓶蓋、瓶沿、肩部均有如意紋裝飾,並鑲嵌寶石,腹部四周刻有‘十相自在’的字樣,應該是吉祥、保佑的意思,在寶瓶的旁邊,還放著五支如意象牙簽,這應該就是抽取轉世靈童的象牙簽了。

正自觀看間,忽聽旁邊的秦露露發出了一聲不滿的驚呼,“你這人怎麼這麼不講文明?擠什麼擠?把我的鞋都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