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北京市衛生工作概況

本情況2007年,全市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6189個,比上年增加1311個,其中醫療機構6039個,包括醫院535個,醫院比上年減少6個。床位總數83736張,比上年增加2296張,其中醫院床位76915張,比上年增加2153張。衛生人員總數182475人,比上年增加1619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9275人,比上年增加12371人,衛生技術人員占衛生人員總數的76.33%;鄉村醫生5506人。執業醫師總數54989人,護士總數50890人。全市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擁有醫院實有床位5.13張,執業醫師3.37人,護士3.12人。政府辦醫療機構平均每一門診人次醫療費用219.17元,平均每一出院患者醫療費用12058.48元。本市戶籍人口1213.3萬人,出生率6.45‰,死亡率5.51‰,自然增長率0.94‰。人均期望壽命80.24歲,其中男性78.47歲,女性82.07歲。

2007年北京市衛生事業費277913.26萬元,比上年增長19.53%。衛生係統固定資產1080907.76萬元。

全年市政府安排衛生項目投資12.695億元,其中5.38億元安排給市屬(管)單位基建項目,4.7453億元安排給17個區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基建項目,2.5689億元安排給區縣其他16個衛生建設項目。市衛生局所屬(管)單位大型基建項目共計10個,其中續建項目2個(地壇醫院遷建工程、兒童醫院急救樓加層改造工程),新開工項目4個(友誼醫院幹保樓、安貞醫院門診綜合樓、老年醫院門診樓及附屬用房、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建設工程),竣工項目2個(佑安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朝陽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當年開工當年竣工項目2個(世紀壇醫院體檢中心擴建工程、老年醫院康複中心及食堂改擴建工程)。總建築麵積381848平方米,完成投資69633萬元(其中政府投資39233萬元);完成征地項目1個(小湯山醫院征地),征地補償費4999.2萬元(均為政府投資);已批立項、正在進行前期準備的基建項目4個(北京兒童血液腫瘤中心項目、宣武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急救中心改造項目、安定醫院門診樓及附屬用房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投入資金14700萬元(含征地拆遷費14200萬元),其中安排政府投資14500萬元。

公共衛生體係建設和衛生防疫、重大疾病防控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製和醫療救治體係、疾病預防控製體係、衛生執法監督體係、公共衛生信息係統等“一個機製、四個體係”為核心的首都公共衛生體係建設取得新進展和成就,在防控重大傳染性疾病和處置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加強疾病防控,杜絕重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全麵加強鼠疫防控,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省區市之間地區聯防的鼠疫防控機製和常備不懈的鼠疫疫情防控體係。禽流感防控成效顯著,本市既未發生禽間禽流感,更未發生人間病例。貫徹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艾滋病防控工作得到強化並取得良好成效。實施現代結核病控製策略,結核病防控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本市結核病疫情繼續保持在全國最低水平,結核病的控製程度已接近發達國家大城市的水平。

預防接種工作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在全國率先將甲肝疫苗納入到兒童計劃免疫中。本市除將國家規定的15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納入免疫規劃外,還將水痘納入免疫規劃,實施免費接種。全年開展適齡兒童預防接種300萬針次,對27萬外來兒童的漏種疫苗情況進行了調查,及時補服補種了脊髓灰質炎、白百破、麻疹、乙肝、乙腦和流腦等疫苗。連續4年對外來務工人員免費接種麻疹、流腦疫苗,累計接種300餘萬人次。本市已連續23年無脊髓灰質炎病例,連續12年無白喉病例。麻疹、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流腦、乙腦等傳染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均控製在曆史最低水平,10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從接種疫苗前的4.23%降到0.5%以下,乙肝發病率下降了87.3%,提前達到了衛生部提出的到2010年全國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麵抗原攜帶率降至1%以下的目標。

流感防控取得重大突破,市政府出資1億元,為本市60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對在校中小學生實行減免50%接種費用。全市共為180萬居民接種了流感疫苗,其中60歲以上老人83.8萬人,接種率達到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