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多做一點,離卓越更近一點 (2)(1 / 3)

與此同時,瑪族人則在討論如何打敗相族人,或者把相族人趕出島嶼,以奪取島嶼的統治權。在大陸時代,打不贏可以跑,相族人還不是最大的威脅,而如今在孤島上,往哪兒跑呢?能否取得統治權已經關係到瑪族的生死存亡了。當瑪族成員七嘴八舌地獻計獻策,描繪著有朝一日奴役相族人,並讓相族人為他們做苦力的美好前景時,有一個叫連天的瑪族成員卻向族長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與相族為敵呢?在大陸生活時,威脅我們的不僅僅是相族人,還有獅子、獵豹和老虎,甚至狼也能把我們列進它們的菜譜。如今,生活在這個孤島上,很多威脅都不存在了,隻要相族人不主動與我們為敵,我們就沒有必要去攻打他們。這個島嶼是我們和相族人共同的家園,我們不能用戰爭去破壞甚至毀滅它。”

連天的意見得到了大多數成員的認可,也得到了族長的支持。

“其實,我們目前麵臨的矛盾。並不是與相族的矛盾,而是我們與自然的矛盾,這個島嶼的生存環境,要比大陸惡劣得多,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腳下這片土地,而不是關注相族人的舉動。”連天一邊說,一邊把他的研究成果展示給大家。

他最近在研究地殼運動和大陸漂移時,發現孤島有下沉的趨勢。

“如果島嶼沉入了大海,即使打敗了相族,我們也算不上勝利者。”族長看了連天的研究成果後,恍然大悟,當即成立了“監測小組”,讓他們日夜監測島嶼的動向。同時,還成立了“研究小組”,讓他們研究並製造大船,以備離開島嶼所需。那時候,還沒有誰製造過大船。

瑪族的決定傳到了相族,相族族長哈哈大笑:“真是杞人憂天,這麼大一個島嶼,是說沉就沉的嗎?我們可以在這裏生活數百年、數千年,甚至永遠生活下去!這是最舒適的地方,我們哪兒也不去!”相族的其他成員也這麼認為。

時間很快過了兩年,瑪族人時刻沒有放棄對島嶼的監測,也時刻在為離開島嶼做準備。有一天,負責監測島嶼的人跑來報告:島嶼突然加快了下沉速度,原因是非洲大陸離島嶼最近的地方發生了強烈火山爆發和地震。

瑪族上上下下驚作一團,好在負責技術開發的人送來了好消息:遷離島嶼所需的大船全部製造完成,船的質量,是當時全世界最好的。

事不宜遲,族長立即找連天商量。連天不僅通地理,還通天文,是頂級的氣象專家。他對族長說:“三日內有大風暴朝大陸方向刮去,正是遷離孤島的好時機。”族長當即下令:“做好出發前的一切準備,風暴一開始,就實施遷離行動。”

逃命的時候到了,瑪族族長雖然對相族人沒有好感,但出於善意,還是通知了相族人。每一個相族人都不以為然,還嘲笑了一番:“哪裏還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人要學會滿足,別像瑪族人那樣好高騖遠!”相族族長不失時機地教育著家族成員。

事實上,相族不僅沒有船,而且連造船的技術也沒有。

第二天黃昏,風暴來了,瑪族族長和部落的所有成員乘上大船下海了。

第三天早晨,瑪族遷移成功,除兩隻船被風浪打翻外,其餘的都安全到達了非洲大陸。而相族人呢?當他們一覺醒來時,發現周圍一片汪洋。沒有船,也不會造船,即使會,也來不及了。他們試圖遊過海峽,但一個也沒有成功,最終,相族人隨著島嶼沉入了大海,做了鯊魚的美食。

這一次,相族徹底失敗了,但不是被瑪族打敗的,而是敗於他們自己安於平庸。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失敗,很多企業的衰亡,常常不是因為外界給予的打擊,而是因為自己選擇了安於平庸的狀態。

“平庸”不是平坦的陸地,而隻是一座時時有著下沉危機的小島。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偏愛任何人,但是,生活並不全是風景。沒有準備的人,安於生活;有準備的人,享受生活;有更多準備的人,創造生活,而那些走出平庸的“孤島”的人往往就是能創造生活的有更多準備的人。

追求卓越,必須付出更多

餘明大學畢業被分到一家國有企業,在車間實習期間認識了兩個工友,一位姓張,一位姓陳。兩個人的工作都很簡單,就是守在車床旁,當零件轉到身邊時,就把車床上的一個手柄向左邊扳一下。

姓張的工友非常好學,業餘時間都花在進修上了。他曾經對餘明說:“我必須不斷地學習,我現在的本事僅僅是‘向左邊扳一下手柄’,將來如果廠裏有什麼變故,我可能連飯都吃不飽。”他先是自修統計學,然後自修會計學,後來,甚至還通過了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