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情就是命令!由中國地震局12人、北進軍區某部工兵團150人、武警總醫院醫護人員22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由近四十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現場工作隊,緊急馳援地震災區。
“現在登機,救援人員先上!”26日19時30分,當最後一件物資裝入機艙後,現場指揮一聲令下,救援人員跑步向前依次登機。這是繼暗影小隊之後的第二批救援人員。不過按照實際意義來說,他們也算是第一批人員。因為暗影小隊還有更重要的任務,他們是國之利刃,好鋼用在刀刃上,所以他們的第一任務不是救援,至於是什麼,大家後麵就知道了。
當記者與地震局的專家最後一批登上飛機時,狹小的機艙內已經擁擠不堪,大夥站在機尾的升降台上,是在機艙關閉時被升降台“抬”進飛機的。機艙兩側的折疊座椅全部留給一線救援隊員,其餘的人一律席地而坐。那些參加過伊朗巴姆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和印度洋海嘯救援的老隊員們已經抓緊時間就地打盹小睡,他們深知,到災區現場後也許再沒有從容休息的時間了,而且,現在多留一分體力,到了災區就可能多挽救幾條生命!還有許多隊員再次仔細地檢查自己的裝備,背包在身上緊了又緊。
顛簸、昏暗的機艙內,華夏地震局的專家們一直沒合眼,圍成兩堆研判災情,討論方案。圍在華夏地震局應急司司長周圍的是幾位地震災情分析專家,他們拿出繪有震區海拔等高線的地形圖、交通圖和人口密度分析圖表等,認真分析地震可能在哪裏造成最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6日22時23分,飛機降落在文傳南郊的泰安寺機場。遠處,繁華的市區已是萬家燈火。艙門打開,隨著機場指揮的號令,救援隊員們陸續跑出機艙,並迅速站成若幹方陣。在等待卸載設備的空當,華夏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畢勝要求救援隊員用最短的時間整理行裝,隨時準備分乘軍用卡車直接趕赴救災一線。
“快!快!快!”已是10月27日淩晨時分。震後的災區,疾風呼嘯,冷雨飄灑。風雨中,這支車隊一路疾馳,與死神競速,與災情賽跑!同時在一座不知名的大山小路中,暗影小隊也正在急行軍,他們的目標不是災區,而是大山深處。或許大家很疑惑,他們為什麼不是趕赴災區救援,而是奔向大山深處。原因呢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前麵少將的話隻是一個說辭,幕後已經對暗影下達了更重要、更機密的命令。如果有人看到那個命令,他一定會震驚和感到匪夷所思的。下一章,子涵就為大家揭曉。===================================================================
子涵在此聲明,書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和故事純屬虛構,大家不要較真,就當聽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