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後記(1 / 1)

我們講心理、道健康,其實歸根結底,不過就是一種人生態度!與古人相比,我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知進步了有多少紀元,但是為什麼當下社會的很多人——即使是有錢人、人上人——仍舊活得如此壓抑、如此痛苦?

或許是因為人們的追求越來越多、人們的抱負越來越大,也或許是因為物質的豐盈,人性中貪婪、自私的一麵得以空前膨脹。當得不到滿足時便會鬱悶、糾結,甚至產生各類心理問題。但我們探討心理健康的根本目的不在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地解決問題,而在於從根本上將各類心理問題的產生原因連根拔起,使問題不再輕易產生,逐漸做到防患於未然!

生活是苦難的——不然我們為什麼要哭著來到世界。

生活又是幸福的——不然人類為什麼還要不斷地提升自我、改造世界。

無論生活是苦是甜,重要的不在於觀望,而在於感受;唯有進身其中,方能憶苦思甜。這或許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既相似又不同的原因所在吧!人生苦短百十年,認定了目標,就去努力實現;與其被各類所謂的艱難險阻所羈絆,不如以豁達、平和的心態去麵對世界。

或許我們傾盡一生也不一定能夠成為“成大業者”,但我們仍然珍惜每一段走過的路、每一個遇見的人。

一路走來,每個人都會有過淚水紛飛的哭泣,有過為人羨慕的愉悅,有過如鯁在喉的不快,也有過笑容與淚花交織的悲喜。這就是成功的人生、這也是真實的命運。

人生的成功並非指成就的大小,而在於你是否擁有健康的夢想,並努力地去實現夢想。朋友,請記住:隻要你敢喊出屬於自己的聲音,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就是成功的!

我要感謝我的徒弟劉沫,沒有她前期細致的準備,很難將近幾年來的谘詢和治療經驗彙集成冊以饗讀者;

我要感謝谘詢中心的“戰友”們,沒有你們親人般的助力,作品的深度與廣度也將“大打折扣”;

我要感謝經過谘詢或治療的康複者,他們不但通過辰昊心理谘詢中心的幫助而變得健康、快樂,同時也成為了我們大家庭的一份子,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我還要感謝我的搭檔王勇——一個鐵肩擔道義的男人,他的很多思想、理念與實踐經驗,為本書的成稿,譜下了畫龍點睛之筆。

總之,感謝一切為本書出版而盡力的朋友們,謝謝大家!

請為我們的成功而努力吧!

非常歡迎讀者朋友們針對本書或者心理健康方麵的問題直接與我們進行交流和溝通,交流郵箱為:[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筆者:張偉旗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