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已經等不及了,今日黎明時分得知會稽已被吳軍占領。大意,魯莽,悔不該當初聽範蠡之言,辛苦幾十年,難道要再次付水東流?
勾踐已經無奈,幾十年的時間,忍辱負重,已經消磨了全部的經曆。眼看夫差就要敗了。
他無暇後方了,定要趕在吳軍夾擊之前,拿下姑蘇!
範蠡急忙拉住了他,說道:“大王勿撓,臣有一計,可讓吳軍獻城!”
“講!”勾踐此刻耐心已經到了極致。
“夫差定然此刻是做好了一切守城準備。此刻攻城,正中夫差下懷!臣建議,仍然圍而不打!”
“圍而不打?這就是你的獻城之計?夫差就算做好的準備那又如何,他現在還剩下不過三千人馬。”勾踐大喝:“寡人有三萬大軍!應當一鼓作氣拿下。圍而不打,等吳軍兩麵夾擊於寡人嗎?”
“大王,正是因為如此,才不能攻城啊!”範蠡說道:“從昨天的吳軍反攻來看,夫差已經不在是那個隻信讒臣,不聽忠言的夫差了。昨夜襲營,我軍雖然是做好了萬分準備,但是卻也已經讓所有將士誤以為吳軍不能再戰,而實際上,吳軍實力尚存,不說一日,即使三日也未嚐不可。而如此現在茫然攻城,三軍一動,久攻不下,那麼勢必軍心再次低落。如果此時吳軍又從身後夾擊,那麼我軍就前功盡棄了呀!”
勾踐恍然,一拍腦袋,差點因為自己一時激動,釀成大錯。
“寡人險些鑄成大錯,少伯,依你之見,寡人應當如何?”
範蠡道:“第一,可先派文茂將軍,領五千人馬,於吳軍必經處埋伏下來,不求殲滅,但求阻敵五日。第二,大王親自率軍二萬攻城,此攻,隻攻不取。但是要兩軍皆看不出破綻。三千君子劍,藏於軍中。一防夫差在學昨日之舉。第三,讓公孫將軍,帶領五千人馬,假做來支援的吳軍。我攻城軍隊,在假裝混亂,這樣一來,吳軍必出。君子劍乘機取城,而我大軍則可在城外,一舉殲滅吳軍。”
“妙啊,以假亂真,將計就計”文種說道:“少伯此言,正是破敵良策,大王,請采納之!”
勾踐不言,麵漏疑惑。文種忽然想起昨夜範蠡所言,於是拜跪道:“大王,眼下最要緊的,是破吳軍啊!”
勾踐略作思索,道;“昨夜夫差成功一次,不可能在重複第二次,因為他必然也料到寡人會把君子劍悄悄排出,所言,君子劍藏於軍中,無太大意義。”
“二萬大軍分出五千人馬,以作取城之用。”
“大王!”
“不在多言!”
喊聲撼天,二萬攻城隊伍,再次攻城。這一次越軍攻城比以往更為整齊,萬隻弓箭齊發,巨石,火球紛紛飛向牆頭。
然而吳軍也做好的防範,控製最小損失。
越軍又登城了,吳軍再次表現悍勇,登城的士卒始終不能踏上城牆半步。
此刻城門下,已經是屍體遍地。越軍強攻了一個時辰,仍未攻下。
越王帳中,勾踐得到軍報,果然文茂將軍成功阻截吳軍於姑蘇城三十裏之外。吳軍一時,難以支援。
勾踐發動了第二輪攻城,再過幾個時辰,勾踐定可斬殺夫差。
姑蘇城上,夫差正努力指揮三軍,各將軍,千夫長,百夫長等待著他的出城迎敵,然而夫差仍遲遲不出。
晌午十分,三軍休整間,夫差說道:“諸位將軍,恐怕大家要在多堅持三日了。”
眾軍不解,夫離問道:“大王今日莫非看出越軍有變?”
夫差點點頭說道:“不錯,今日寡人城門前數了數,發現勾踐少了一些兵馬,我猜測應該是知道了伯勇伯武將軍占領了會稽,未防止前後夾擊,所以才分兵迎敵。但看所分之兵,應該隻是阻擊為目的,以求拖延時日。”